胰脏癌——中医治疗

资料提供/更新:刘宇龙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临床部中医临床教授

yulong lau_0.jpg

简介:

在这篇文章中刘宇龙教授为我们从中医角度介绍中医如何治疗胰脏癌。

甲、概况 (包括器官、系统、中医和西医词彙上的使用和分别)
乙、病因/症候/确诊
丙、治疗方法

甲、概况 (包括器官、系统、中医和西医词彙上的使用和分别)

胰腺有头部,颈部,体部,尾巴。横卧於腹後壁:

・右侧为头部,嵌於十二指肠内,胰腺内的胰管(输送富含消化酵素的管道)与胆总管(肝脏小胆管汇聚而成的管道负责输送胆汁)共同开口於十二指肠;

・中间为体部,横过第1-2腰椎的前方;及

・左端为尾部,靠近脾脏。


胰腺前面乃胃後壁,横结肠。後面有腹部动脉静脉、胰腺周围神经丛。

总之,胰腺位於人体躯幹中心位置,类似人体上下内外之“交通枢纽”。

胰腺癌主要是指胰外分泌腺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由於胰腺位置特别,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肿块堵塞交通,出现小肠梗阻(呕吐),胆管阻塞(黄疸),神经腺阻滞(上腹部背部疼痛---不通则痛)。

乙、病因/症候/确诊

(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抑鬱,导致气机阻滞,血液瘀滞。

气滞则津聚为痰;加之饮食油腻,形成「形盛气虚」之肥胖体质。进食过多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痰聚集。饮酒则伤中,脾胃亏虚,湿热内生。

气滞、血瘀、湿热、痰浊积聚,日久成癌毒。癌块阻滞、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见上腹及背痛和腹痛。

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司则食慾差、消瘦。气化不利、脾虚湿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溢於肌表而发「黄疸」、「目黄」,渗於小便则尿黄。


(西医病因)

胰腺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动物蛋白饮食,以及糖尿病、胰腺炎、胆石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丙、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切入点】


中医辅助西医治疗

胰腺癌的治疗应根据不同分期,分辨正气和邪气的力量对比,采用或攻、或补、或攻补兼施治疗原则。

早期胰腺癌

早期正气强盛,邪气不实者,以手术治疗爲主。手术後结合中医药治疗。

治疗方法:健脾和胃,攻邪以去除残馀,防治复发。亦可以纾缓手术後,食慾差,腹胀,腹泻等。

中期胰脏癌

中期正气尚强。癌毒邪气旺盛者,如手术不能切除乾净,在西医行搭桥术,或胆管引流术後,以缓解黄疸,或十二指肠梗阻。西医放疗,化疗期间辅助中医调理。

治疗方法:健脾化湿,和胃止呕,缓急止痛。目的是减轻化疗放疗之副作用,比如呕吐,腹痛,腹泻等。

後期胰脏癌

晚期体质虚弱,癌毒邪气旺盛者,则以中医中药调治为主,必要时配以西医止痛等纾缓治疗。

治疗原则:扶正固本为主,辅以抗癌及纾缓症状,改善生活质素,达至带瘤生存的目标。


单纯中医药治疗

单纯中医药治疗适用於高龄患者、体质大虚不能耐受手术,化疗,放疗者。

临床分初、中、末三期论治,重点分清邪正主次及比列:

初起正气尚可,癌毒较盛者,病理性质特点为特点爲脾虚,瘀结、湿热。

中、晚期则迅速出现衰竭及恶病质,表现为正气大虚,临床可依病变的先後缓急而兼顾治疗。

初期證型多爲肝鬱脾虚,湿瘀蕴结;中期正虚邪实;後期以正虚爲主。

疼痛处理

腹痛爲胰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胰腺癌疼痛的治疗:

・轻中度疼痛,中医药治疗为主;

・中、重度疼痛应该采用西医三阶梯止痛法,中医辅助舒缓吗啡类止痛药的副作用,比如头晕,恶心,呕吐,便秘。对於三阶梯疗法不理想的持续性重度疼痛者,必要时可采用西医腹腔神经丛阻滞麻醉以止痛。

筛查及治疗方法

中晚期胰腺癌的治疗效果未如理想,因此早期探测筛查胰腺癌,早期治疗以及积极预防减低患胰腺癌的机会尤为重要。

胰腺癌的症状与一般消化不良类似,容易被人忽略。当出现黄疸或腹痛背痛而检查确诊时,大多已经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由於胰腺癌早期没有任何徵状,想要早期发现胰腺癌,只有通过对胰腺癌高危人士定期体检或筛查方能做到。

以下为胰腺癌发病高风险人群:

・40岁上的男性;

・长期吸烟,饮酒;

・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胆囊炎的病史;

・超重、肥胖人群;及

・有胰腺癌家族史人群。

应该每年接受定期检查,包括肝胆胰彩色超声波,抽血查肿瘤标誌物,比如CA 199,CEA等。


(於2021年1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