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的方法

 

(一)内治――中药处方,例如汤药、颗粒等
(二)外治――药物外敷、热熨、薰洗、针刺、艾灸、推拿等
(三)情志调节――情绪控制及调节
(四)饮食调节
(五)运动调节

 

(一)内治――中药处方,例如汤药、颗粒等

内治就是通过进食适当的中药来治疗病人的疾病。

(1)「中药」的定义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於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这里的重点是强调中药必须基於中医理论,比如要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鹹)的性质等。中药主要来源於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

(2)「道地药材」的定义

中药材大部份是植物和动物,其分佈和生长,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炮製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中医常说:「哪里地方的什麽药材最好」,这就是讲「道地药材」的意思。比如:

  • 甘肃的当归;
  • 宁夏的枸杞;
  • 青海的大黄;
  • 内蒙古的黄芪;
  • 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
  • 山西的党参;及
  • 河南的地黄、牛膝、山药、菊花等。

这些道地药材,代表著药材的优异品质,成为中药品种的名牌产品。

shutterstock_508071490.jpeg

(3)「中药炮製」的定义

「中药炮製」是指中药在应用或製成各种剂型前,根据医疗、调製、製剂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中药常用的炮製方法包括:

  • 修治,凡是不用火的现在都可以包括
  • 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物,目的是清洁和软化药材
  • 火制,常用的方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
  • 水火共制等。

中药炮製的目的在於:

  • 纯净药材;
  • 保證品质;
  • 分拣药物;及
  • 区分等级。

例如:

  • 切制饮片,是为了便於调剂、製剂;
  • 乾燥药材,是利於贮藏;
  • 矫味、矫臭,是为了便於服用;
  • 炮製的重要目的还包括降低毒副作用,保證安全用药。比如:巴豆通过炮製,去油制霜,就降低了毒副作用。

(4)不同形式的中药——「方济」及其不同剂形

中医会针对病人的独特情况,辨證论治而处方适当的中药治疗。

「方剂」就是指中医开的处方。一个方里有好多味药物组成,就叫做「方剂配伍」。为什麽要进行方剂配伍呢?因为中药具有偏性,特点各不相同,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把它们按照一定规则和方法组合搭配起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高於单味药的整体效果。

中医开方,并不是写出一堆药,将它们的作用简单堆积,而是要根据病情需要,机体特点,选择适当的药物,搭配它们的功效,使其配合发挥最大效用。例如:中医看肿瘤,医师要综合考虑肿瘤病的阶段、程度、人体的脏腑气血盛衰等各方情况,然後开具处方。

中药的配伍讲究君、臣、佐、使,相互配合。举个例子,有毒的中药通过和其他药物配伍,可以减轻或避免毒副作用。比如:生半夏的毒性可以被生薑减轻或消除,所以半夏多用薑汁炮製後使用,有半夏的方子里也会加入生薑。所以说,中药通过配伍产生增效减毒的作用,方剂是中医治病的法宝。

方剂配伍并不是单纯的药物相加,像1+1=2那麽简单的,而是要根据中医理论进行配伍的。

而同一个「方剂」,可有不同进食的方法。一般来说有八种剂型,这包括:

  • 汤;
  • 膏;
  • 丸;
  • 散;
  • 丹;
  • 酒;
  • 露;及
  • 锭等。

shutterstock_2087470816.jpeg

 

以下逐一解释。

— 汤剂:这是临床应用中最常采用的剂型。

如何进行中药的煎煮?

中药的疗效除与剂型类别有关外,还与煎煮工艺有著密切关係,传统上汤剂大多由病家自製,为保證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医生在开具处方之後,应向患者交待清楚煎煮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当中包括各个关键:

  • 器具;
  • 水量;
  • 浸泡;
  • 火候;
  • 时间;及
  • 次数等。

另外,有些中药由於其性质、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时间亦不相同,可能需作特殊处理,如先煎、後下、包煎、另煎、烊化及冲服。

人们在具体操作时可参阅药物包装纸袋上的煎煮说明(如有),如有不明之处,应仔细询问中医师。尤其是以前没有煎煮中药经验的人士,在第一次服药,需要自己煎煮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煎药流程,以防因为煎煮不当而使药物没有效果,甚至导致些不良反应。

shutterstock_2084502211.jpeg

中药颗粒剂比较方便,临床效果有差别吗?

由於中药材煎煮的不便和高要求,一般患者又难以掌握煎药技巧,令一种新型的製剂――中药颗粒剂被研发出来,并广泛应用於临床。这种中药颗粒剂在台湾地区被称为「科学中药」等;在港澳地区被称为「中药冲剂」、「中药浓缩冲剂」等;在中国大陆地区则被称为「中药配方颗粒」等。这种中药剂型在服用时用开水冲服即可,快捷方便,符合现代人的需求。通常来讲,中药颗粒剂为中药饮片或特定处方提供了稳定和安全的药效。

不过,中药颗粒剂亦有不便之处,比如:一张处方由多种中药组成,使用时将单味中药颗粒剂混合,但由於没有经过煎煮的化学反应,有些衍生成份无法获得,可能影响临床药效,使中药配方颗粒在化学层面上不能等同於传统合煎的汤剂。

通常补救的方法是将颗粒剂再次煎煮後服用。另外,即使有些配方颗粒已经做成是複方,像四君子汤颗粒剂、逍遥散颗粒剂等,只有加药不能减药(因为已经按照方剂组成製作了颗粒剂),令中药方剂随證加减的原则受到限制,不过,中药颗粒剂仍是未来中药发展的一大方向。

shutterstock_2048076242.jpeg

— 膏:

膏方,又叫膏剂。药味数量比一般处方要多,主要是发挥滋补人体和抗病养生的作用。中医认为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季节,所以在冬季来临之後,有需要的人可以选择膏方进补。

与其他中药剂型相比,膏方最大的特色在於具有补虚和治病两方面作用,可以用於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精髓。由於膏方的药味组成要多於一般方剂,所以膏方往往重视全面调理,攻补兼施,可以实现整体调理人体机能的效果。膏方的药性缓和,药力持久,尤其适合於年老体衰或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以产生药效。

另外,膏方的服用无需煎煮,包装也便於储存和携带;由於膏方独特的製作工艺,其药效浓度高,服用後也易於吸收。膏方的口感不似传统中药那麽苦涩,口味偏甜,所以也更为适合大众口味,尤其是小孩。

膏方适用於以下类别人群:

慢性病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可以选择在冬季,结合病症特点,一边施补,一边治病

亚健康者:现代社会,中青年人群的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都很大,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还可能要参加众多的应酬,长期睡眠及休息不足等,均可造成人体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群要注意适时地进行全面、整体的身体调理,膏方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老年人、女性:老年人随著年龄的增长,身体各种机能趋向衰退。冬令进补,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对於一些贫血、厌食等体虚疾病,更可以膏方进行治疗。膏方对於女性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膏方调理,可以使女性脸部更红润,皮肤更具光泽和弹性。

— 丸剂

丸剂是将中药材研成细粉或用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做成丸状的剂型。与汤剂相比,丸剂一般只用作内服,有一些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每天熬药不方便,而药丸只需开水送服,非常方便携带与服用,一般常用於慢性病及虚弱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如补虚用的六味地黄丸等,也因其可以随身携带,还常用於急救,如速效救心丸等。常用的丸剂类别有水丸、蜜丸、浓缩丸等等。

— 散剂

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製成的幹燥粉末状制剂,是最古老的中药传统剂型之一。散剂分为内服、外用两种。在内服方面,其方便服用、利於吸收,可以极大地发挥中药材药效,节约成本,尤其对於麝香、冰片等不适合煎煮的药材,使用散剂最为合适。在外用方面,散剂可以消散疮疡、拔毒生肌,药品直接接触患处,可以极大地提高疗效。在现代医疗中,由於片剂、胶囊剂等现代固体剂型的发展,散剂越来越少用。

— 丹剂

丹剂一般是指含有汞,硫磺等矿物,经过加热提练而成的一种制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宋以前,方术之士常以炼丹术修炼「灵丹妙药」;宋以後,丹剂的临床实效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现代临床,丹剂多用於外科疮痛,具有剂量小、作用大、含矿物质之特点。此类剂型多为外用,如红升丹、白降丹等。此外,习惯上中医亦将某些较贵重的药品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剂型叫作丹,如中医急救常用的至宝丹、紫雪丹等。现行丹剂处方中用汞化合物日趋减少,一般多采用天然植物,不良反应很少,有的仅以朱砂为外衣,与传统汞化合物有质的不同。

— 酒剂

医与酒素来有源,酒素有 「百药之长」之称。药酒一是临床常用制剂,将药物置於白酒中浸泡一定时间而成。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温暖肠胃,祛散风寒,振奋阳气,消除疲劳等作用。适量饮酒,可以怡情助兴,但过饮则伤身,酗酒则耗损元气,甚至於殒命。

酒剂,主要是取其善行药势而达於脏腑、四肢百骸之性。此外,酒是一种好的溶媒,许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将其有效成份析出的药物,大多可借助於酒的这一特性而提取出来,并能充份发挥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的药效,这就是药酒历经年不减其魅力的缘由所在。

— 露剂

将中药配方加水蒸馏,取蒸馏所得的药液饮用,即为「露剂」。如金银花露、蔷薇花露等。露剂药力相对轻微,且多由芳香类药物组成,故一般适用於儿科轻癥,或作为夏令饮料服用。

— 锭剂

把药物研成极细粉末,然後加进适当的粘合剂製成纺锤、圆锤或长方等不同形状的固体或半固体制剂,如紫金锭等。锭剂除了可以挫末调服或磨汁饮用,还可磨汁塗敷外部患处,因此也适用於内外科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5)中药的特质及分类

四气、五味,是指中药的性质和滋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识别中药的专属密码。

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具体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它是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比如:板蓝根对於咽喉肿痛等热證有治疗效果,它的药物性质属於寒凉;乾薑,可治疗身体怕冷,它的药性是温热的。

知道了中药四气的寒热温凉性质,那麽它们具体是怎麽用的呢?中医认为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另外,随著认识的深入,中医还归类出一类属於平性的药物,就是指对人体的寒热病理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的药物。概括来讲,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温热药一般具有温中散寒、补火助阳的功效,如附子、肉桂。

shutterstock_1452483389.jpeg

中医讲「药食同源」,药物有四气,那食物是不是也有四气呢?的确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根据中医的知识去判断食物的寒热温凉性质,从而做到恰当饮食。例如:中医讲一般暖色的食物多为温热之性,像红色、黄色的食物;而冷色的食物多为寒凉之性,像白色、青色的食物。比方说,同样是糖,红糖就是温热的,白糖就是偏凉的。值得注意的是,黑色虽然一般被认为是冷色调,但它在中医理论里被认为是暖色,故黑色食物多温补,比如:黑桑葚、黑芝麻、黑蘑菇、何首乌等。

五味

五味,是指中药所具有的:

  • 辛;
  • 甘;
  • 酸;
  • 苦;及
  • 鹹。

另外还有淡味和涩味。不过古人习惯将淡味从属於甘味,涩味从属於酸味。

中医将五行与五脏、五味相关联,在实践中也总结出来五味所代表的药物功效,即:

  • 辛味是比较发散的;
  • 酸味可以收敛;
  • 甘味能缓急补虚;
  • 苦味主降泄;及
  • 鹹味可以软坚散结。

比如:中医治疗感冒时,都要用些辛味药发汗解表,像麻黄、生薑之类。治疗脾胃虚弱,肚子痛的时候,都会选用些甘味药来温中补虚止痛,比如:人参、白朮、甘草等。

中药有五味,我们平时吃的食物也有这些滋味,那它们的作用是不是也类似呢?确实如此,中医讲颜色不同的食物,吃进人体之後,会入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作用。青色食物是入肝的,红色食物入心,黄色食物入脾,白色食物入肺,黑色食物入肾。

比如,不同颜色的萝蔔就会有不同的作用:青萝蔔色青,入肝,所以清肝火最好;白萝蔔色白,入肺,所以通气(指通肺气);红萝蔔色红,入心,所以可以清心火;胡萝蔔黄色的,入脾,可以补益脾胃。同理,食物中不同颜色的米,豆等,也都具有不同的作用。

shutterstock_1590909790.jpeg

(6)中药的「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中药作用与人体的几种趋向,一般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下行泄利。

中药的升降浮沉属性都是与疾病的病理趋势相对而言的—升浮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向上向外的作用,如升麻、柴胡等,专门针对具有向内向下病理特点的疾病。沉降药具有清热、泻火、泻下、利尿、消食、驱蟲、平肝、止咳平喘、收敛固涩等向下向内的作用,如大黄、牛膝,专门针对具有向外向上病理特点的疾病。

一般而言,在选择中药的升降浮沉属性时,要选择与疾病上下内外性质相反的药物。

(7)中药与脏腑、经络的关係

药物想要準确地到达病变部位,就要考虑不同药物与人体脏腑、经络是什麽关係。换言之,这个药会去到那个脏腑、那条经络,才算是有的放矢。否则,你换个其他药,路跑偏了,到不了那个病变的脏腑、经络,就是无用治疗了。中医在药物理论中,有个「归经」的内容,就是清晰规划了每味中药的脏腑经络路线图。

「归」的意思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中药归经」理论就是讲不同药物对人体不同脏腑经络部位有选择性的治疗作用。例如:杏仁、白果、桑白皮等可以治疗咳喘疾病,因为它们都归肺经;党参、白术、陈皮等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因为它们都归脾经、胃经。

(8)中药如何对待毒性

「是药三分毒」

中药的毒性,在广义上泛指药物的偏性,在狭义上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药典中明确列出了中药的一些有毒药物,并规定了安全使用剂量,因此,人们在服用中药时,最好要谘询中医师建议或在中医师指导下,保證安全用药。

在中药古籍中,也有对药物毒性的记载,比如:《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出了药物「有毒、无毒」之分;在《本草纲目》中将药物的毒性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

不过,需要留意的是,古人有时是以偏性的强弱来解释中药毒性程度的,并非现代理解的毒性,即损害性作用。

什麽叫「偏性」?我们前面讲除了平性之外,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的性质都可以叫做偏性,不同药物的偏性也有程度上的差异。例如:附子、乾薑、肉桂、桂枝都是温热药,即都是具有温热偏性的一类药物;可是它们的温热程度不尽相同,附子是大热的,程度最高,热性最强;乾薑次之;肉桂再次;最後是桂枝,只能说它具有温性,还没到热的程度。因此,一般中药古籍中会标注,附子是有大毒的,这与其偏性太强有关。当然,现代药典中也将附子标为:有毒,主要是指如果附子不经长时间煎煮,就会给人造成一些不良的毒副作用。

由於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偏性,所以中医强调治病用药要有度,当疾病治疗已显效七八分的时候,剩馀二三分就可以将药疗改为食养,饮食调养即食疗。食物同药物一样也有偏性,但程度明显减小,所以在调养人体时作用平和,适合在疾病将去,人体恢复期使用。

一些出名有毒中药的照片;有些中药样貌非常相似,但有些则有毒、有些则无毒。

(9)服用中药要留意的地方

中药的服药方法是根据病情及药性决定的,与临床治疗效果有著密切关係。但许多患者对中药的服法缺乏足够的认识,由於服用方法不当,影响了药物疗效。

服药时间:有早晨服、空腹服、饭後服、餐间服、睡前服、隔夜服等。一般而言,滋补类药物适宜早晨空腹服,以利充份吸收。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适宜饭後服。治疗脾胃病的药物,适宜在两餐之间服用。睡眠类药物适宜睡前服,驱蟲药应隔夜服,即睡前服一次,第二天早上起来再空腹服一次。

服药方法:有温服、热服、冷服、顿服、频服等。大多数药物都是温服即可;治疗外感寒證或内寒里證时,宜热服;一些热症或临床上出现的真热假寒症的时候,可以冷服。顿服是指一次性将药服完,以利迅速发挥药效。这种服法多用於重症和胃肠道病患者。频服是指根据病情,不同时段服不同浓度的药液,分数次,频频饮用。这种服法多用於咽喉病患者。

服药次数:一般的服药次数是:每日一剂,分二至三次服,可保持药物的浓度均衡、持久、稳定,有利於提高药物疗效。一些病情较轻的慢性病,可隔日一剂。

 

民间的偏方、验方可信吗?

中医学是一门源於经验的系统医学,许多有效的药方都是在长期治疗和实践中慢慢认识,并总结起来的。应该承认的是,民间确实流传著许多治疗疾病的偏方、验方。这些方子大多有一定的实践基础,但就目前来看,还是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以及临床的研究验證。因此,对待民间的偏方、验方,既不能全盘否定它们的疗效,又不能完全肯定,甚至一味追求。

对待民间的偏方、验方,以下建议供参考:

1)  向有经验的中医师谘询专业意见,切勿道聼塗説,偏听偏信。
2)  只能作为综合疗法或常规治疗之外的辅助手段,不能代替有明确疗效的中西医疗法,以免延误病情。
3)  不管有无毒副作用都需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4)  服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如有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严重者要及时就诊。

shutterstock_1173795292.jpeg

(10)服用中药的忌口

忌口,是指患者在服用中药期间对某些食物要少食或不食。

中医非常讲究忌口,一般而言,服中药期间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比如: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萝蔔,喝浓茶、咖啡或饮酒,儘量避免吃发散作用的食物等。

另外,根据病情的不同,患者还应避免服用一些禁忌之品。例如:

  • 皮肤病者忌食鹹水鱼、虾、蟹及羊肉、牛肉等食物;
  • 肾病水肿病忌食盐过量;
  • 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
  • 脾胃病,不能喝酒,少吃油腻、辛辣、腥臭等刺激性食物。

还有些中药,本身与一些食物相剋,比如:

  • 人参、党参忌萝蔔;
  • 薄荷忌蟹肉;白朮忌桃、李、大蒜等。

这些都需要中医师在开具处方後,根据药物特点,叮嘱患者。患者也应重视中药忌口的事宜,遵照医嘱。

shutterstock_1602365467.jpeg

(二)外治――药物外敷、热熨、薰洗、针刺、艾灸、推拿等

(1) 定义

外治是指在中医学基本理论指导下,使用药物、手法或器械施与体表皮肤(粘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

概括可分两大类: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

药物外治主要是指药物通过皮肤、粘膜吸收进入局部或者机体循环系统起治疗作用的方法,如敷贴疗法、熏洗疗法等。传统中药的外治剂型包括贴膜、贴片、含片、气雾剂、喷雾剂、粉雾剂、凝胶济、脂质体、微球、滴鼻剂、软膏剂、泡沫剂、海绵剂、栓剂、微型灌肠剂等,还有皮肤给药的巴布剂等。

非药物外治是指药物、手法、器械从外施与经络、腧穴起效的治疗方法。如推拿、艾灸、脐疗、足浴疗法、贴敷等。

shutterstock_635954000.jpeg

首先让我们介绍两种较常用的针灸方法――针刺与艾灸。

(2)针刺

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总称。

传统中医多用针刺来治疗急性病,用灸法来治疗慢性病。但两者的理论基础都是中医脏腑阴阳经络学说。与中药治疗相比较,针灸治疗的特点是疗效快、简单、便宜。
 
针刺,是运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属製成的、形体细长而尖的针,刺入人体的某一固定的部位(穴位),运用手法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从而产生治疗效果。针刺手法讲究要“得气",认为得气是针刺手法的重要评价指标。

灸法,是将艾绒揉成小团或长条状,点燃後放在(或靠近)人体体表的某些固定部位,施行热熨或熏,从而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刺与艾灸法都是在人体经络上取穴,并施以针法或灸法,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针灸

1)  人体的经络、穴位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内的各个脏腑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载体通道,经络畅通,则人体五脏调和,阴阳平衡;经络不通,则脏腑失和,病邪入侵。所以,防病保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保持机体经络畅通。

如果说经络是河流,穴位就是河流上大大小小的漩涡;如果说经络是火车的铁轨,穴位就是途径的一个个车站;经络是线,穴位是点。相似作用的穴位有规律的排成一条线,就是经络。

穴位不仅对局部起作用,还对它所归属的经络及脏腑起作用。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腧穴具有远治作用和近治作用。临床上,找中医师扎针的时候,常常会见到,明明是头痛,怎麽选择腿上或脚上那麽远的穴位去针刺呢?这就是穴位的远治作用。也就是穴位可以治疗它所在经脉沿途各地方的不适症状。另一个穴位的近治作用,就比较好理解了。人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有「哪疼紮哪」等,都是穴位治疗局部疾患的情况。

2)  针灸的作用原理是什麽?

主要有三个原理:

  • 疏通经络,这是针刺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治疗作用。临床见到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都可以找中医师进行针刺治疗,以通畅经络,运行气血。
  • 调和阴阳,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刺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複杂多样的,但中医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刺调和阴阳的作用,也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来完成的。
  • 扶正祛邪,针刺可以通过驱除病邪,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shutterstock_690310138.jpeg

3)  艾灸

艾灸,又称灸法,是指用艾叶製成的艾灸材料,通过点燃产生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激发经气,调整人体紊乱。艾灸的作用机制,与局部的温热刺激有关。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可以缓解和消除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吸收;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 艾灸足三里可以保健吗?

常言道:「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乾」,中医认为足三里,是个很重要的治病及保健穴位。尤其是夏季,气候暑热,人体会因为流汗过多而导致阳气受损;又因过食寒凉,导致脾胃虚寒。因此,夏季尤其适合艾灸足三里穴来补养阳气,调理脾胃。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合穴。中医讲此穴位多气多血,长年艾灸可强身健体。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相当於人除去大拇指外,其馀四个手指在一起的宽度),胫骨前脊外侧一横指处。艾灸足三里就是:手持点燃的艾条,相距足三里皮肤约1至2寸处,进行施灸。以局部皮肤感到温暖即可,毋须过热。

想要养生保健的话,可每天艾灸一次,每次约20分钟。在家中自行穴位艾灸时,要注意选择品质好的艾条,施灸时把点燃的艾条适当靠近穴位皮肤,感觉微温不烫为宜。如果不方便艾灸,或因艾灸气味过大,也可选择按压足三里穴位。用手指按而揉之,以感受到痠、麻、重、胀的感觉为佳,每次可按2分钟,每天1至2次为宜。

4)  天灸

天灸,灸法之一,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於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疱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药物灸、发皰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局部的吸收,来发挥治疗作用。

中医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意思就是,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该病在冬季发作。天灸就是一个在夏季选择的不错的治疗手段。它主要适用於两类疾病:一类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另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 天灸疗法的注意事项?

  1. 实热症:发烧体温在38.0℃以上者,或平素阴虚火旺体质者,一般不宜天灸。
  2. 孕妇及经期:因天灸药物多为辛温走窜之品,所以正在孕妇及月经期,且月经量多的女性不宜天灸治疗。
  3. 贴敷部位有开放性伤口、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不宜天灸。
  4. 对贴敷药物或敷料过敏者,不宜天灸。

shutterstock_1973861612.jpeg

(3)其他外治方法

  • 足浴

中药足浴,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後兑入温水,然後进行足药浴,让药液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的血液迴圈,进而输布到全身脏腑经络,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现代研究发现,中药足浴有助於增强心脑血管机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改善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射,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中药足浴,可以刺激足部穴位,促进血脉运行,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降压疗疾的目的。有些服用中药的患者,可以将自己白天煎药的药渣留到晚上,煮水泡脚,这样内外兼治,既可增强药物的吸收,又避免了药物浪费,可谓一举两得。

shutterstock_1803838021.jpeg

  • 贴敷

中药贴敷疗法,是将中草药製剂施於人体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部位的一种治病方法,属於中药外治法。中药贴敷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少,乐为患者所接受,且具有一定的明确疗效。它不仅在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疾病的治疗方面作用突出,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另外,对一些极为虚弱的体质人群,内服中药难以实施时,可采用中药帖敷,起到治疗作用。

在临床上,很多药物帖敷都是应用在穴位上,这样既有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份的吸收,产生双重治疗作用。例如:肿瘤病人在化疗後常见有噁心、呕吐的副作用,中药生用半夏、白矾虽然可以止呕,但内服有毒,所以可以将这类药物作帖敷外用,主要帖敷在合穀、足三里等穴位上,利用止呕药物和止呕穴位,共同发挥作用。

 

(三)情志调节——情绪控制及调节


(1)基本原则

中医认为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是每个人都有的对外情志反应。因此,情绪变化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一部份,一般不会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绪刺激,超出了人体的正常生理範围,才会造成功能紊乱。

七情过度,如狂喜、暴怒、骤惊、愤怒等,会影响内脏的气机,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中医认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忧则气聚、思则气结,继而产生疾病。七情致病,亦因每个人的性格、体质、意志、修养等而有别。


(2)各种情绪分别对脏腑产生不同的影响:

分别表现为: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有益於恢复疲劳。但欢喜太过, 致喜笑不止或疯癫之癥,则是心气受损的表现。心气动则精神散缓,还出现心悸、失眠、健忘、痴呆等;

怒伤肝:怒则气上,伤肝,引起肝阳上亢,而表现肢体拘急、 握持失常、 高声呼叫等癥状。亦引致肝失疏泄,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

忧、悲伤肺:人在强烈悲哀时,会耗散肺气,而致喘咳、短气、意志消沉等,还可有乾咳,咳血,声哑,消化功能混乱之癥。

思伤脾 :思则气结,使人神情怠倦,胸膈满闷,无胃口等脾气鬱滞,运化失常的毛病。即等於大脑由於思虑过度,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鬱闷不舒等;

恐、惊伤肾: 过度或突然的惊恐会使人肾气不固,气陷於下,提心吊胆,神气散涣,二便失禁,意志不定等病理变化。继而出现耳呜、耳聋、头眩、阳痿等,甚至死亡。

为保持情绪变化与整体机能活动的协调统一,上述情况必须及时得到疏导,可积极转移、化解相关情绪,以防止疾病发生。

shutterstock_1206609577.jpeg

(四)饮食调节 


(1)什麽是「药食同源」?

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於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份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只是有些只能用来治病的,就称为了药物;有些只能作饮食之用的,就称为了食物。其中,还有大部份是既有治病作用,同时也能当作食物的,叫做药食两用。

因此,药物和食物有时不能完全分开,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於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知道了中药和食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係,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这个说法了。


(2)不同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如何选择?

我们前面讲了中医的九种体质,及其各自的特点和易患疾病。那麽,不同体质的人,在饮食上有什麽要注意的呢?

中医基於「药食同源」理论,为不同体质类型的人提供了一些适合的饮食调理。例如:

阳虚体质的人,建议吃牛羊肉,比如火锅;中医有个方子叫「当归生薑羊肉汤」,就是个很好的补益人体气血的药食同用方。另外,还有枸杞乌鸡煲汤、人参炖鸡汤、韭菜炒虾仁等。

阴虚体质的人,建议吃银耳百合炖雪梨、麦冬粳米熬粥等。

痰湿体质的人可以用薏苡仁熬粥,还可以用荷叶煮水喝。

气郁体质的人平时可以喝玫瑰花茶,还可以用淮小麦、大枣、炙甘草三味煮水熬粥,舒缓情绪压力。

湿热体质的人,建议多吃冬瓜、芹菜、茯苓、赤小豆等,如果身体总是多出现炎症的话,饮食中还可以加鱼腥草。

血瘀体质的人可以选用当归炖鸡汤,甜醋煲猪脚,喝山楂水等。

气虚体质的人,可以用黄芪、党参煲汤,桂圆熬粥等。

过敏体质的人,饮食上更要注意忌食牛奶、鶏蛋等过敏源食物,以及各种发物,像鱼虾、海鲜之类。


(3)为什麽生病之後要用食养?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中医特别强调在治疗疾病的後期或者恢复期,人体邪气已清,脾胃会变得虚弱,这时就要饮食补养,来调节机体正气,恢复健康。

食养要根据病證的性质及病後体质来选择食物性味,比如:一个长期高热的患者,通过清热药物的治疗,後期可能导致津液耗伤。这时的饮食就要选择一些生津养阴的食物,比如:甘蔗汁,老鸭汤,番茄,黄瓜等。食物与药物类似,性味多样,作用也繁杂。

简单地归类食物调补作用,可以包括:

・补气类食物,如:山药大米粥;

・补血类食物,如:动物肝脏、龙眼、大枣;

・补阳类食物,如:羊肉、核桃仁、韭菜;

・补阴类食物,如:木耳、银耳、雪梨、百合。

shutterstock_1850069392.jpeg

(五)运动调节

(1)基本原则

中医学认为运动养生是养生的重要手段,常见手法 包括导引、吐纳、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传统养生功法。这些功法可活动筋、骨、关节,可以达到调和脏腑气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及安心宁神,从而达到以下目的:

强身健体:运动可畅通经络气血,强壮筋骨,调节五脏六腑机能,亦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弹性,增强肌力。同时,运动还可改善人体代谢水平,减少患病风险;

预防衰老: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调、脏腑失调、气血不足等会引起人体衰老。中医的养生功法可以减慢人体的衰老过程,改善人体的代谢及脏腑生理功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及

调节身心、安神益智:中医运动养生的特点是动静相兼,「静」主要体现在养神益智,「动」是以躯体活动为主。透过调控意念来排除杂念,加上通过躯体的协调运动,达到调整大脑的功能。

(2)常见的传统养生功法

导引术:「导引」源於古代舞蹈动作,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功法。中国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导引图》记载了40多种姿势,是先秦时代导引术的总结。

五禽戏:五禽戏是华佗模仿鹿、熊、虎、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成的一套锻炼身体功法,以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及意念的导引类功法。形体模仿的五种动物的动作是:鹿的奔驰,以灵活腰腿;熊的倒卧翻滚,以畅通血脉;虎的勇猛刚威,以增长气力;猿的攀援跳跃,以灵敏身手;鸟的展翅高飞,以悦心情。经常练习,可达到祛病强身之效。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拳法与导引相结合的健身术。它具有动静交融、上下相随、内外协调、神形相济、首尾连贯、周身运转、简便易行等特点。目前太极拳受到国家体委推广,因此较其他功法普及,常见的太极拳有二十四式、九十六式等。

(於2022年1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