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康復者同行——「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之工作

 

藍詠德博士
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主任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及行為科學系主任

 

訪問:王榮珍女士

 

資料整理:歐陽畹華女士

 

 wendylam_0.jpg Janet Wong.jpg

 

簡介:

有些癌症病人在治療結束之後或會面對一些後遺症(例如淋巴水腫、失眠等),令他們覺得困擾。「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 (綜合關護中心)(JCICC)之下之的復康診所(Survivorship Clinic) 為癌症康復者提供各方各面的支援,幫忙他們走上康復之路。在這篇訪問中藍詠德博士為我們作出詳細介紹。

 

第一部份——「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JCICC) 成立背景
第二部份——中心提供的服務
第三部份——中心和其他機構的合作

 

第一部份——「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JCICC) 成立背景

王:癌症診斷通常被視為改變一生的事件。 一旦治療結束,許多患者期望他們能繼續前進,一切都會恢復正常。但是,對於許多患者而言,並非如此。有些人會因手術或治療而產生副作用,在治療結束後還不消失,令病人非常困擾。此外,大多數患者都希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往往不知如何開始。

「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 (綜合關護中心),(JCICC)之下之復康診所(Survivorship Clinic) 就會為癌症康復者提供各方各面的支援。

今日我非常高興邀請到中心主任藍詠德博士來和我們介紹中心提供的各項服務。
Wendy 非常感激你。

藍:不用客氣。

王:首先由基本談起。我了解「康復診所」( Survivorship Clinic)是整個「癌症綜合關顧中心」(Jockey Club Institute of Cancer Care) 下的一個單位。首先可否和我們談一談成立「癌症綜合關護中心」的背景?

藍:隨著本港癌症發病率日趨上升,越來越多人要面對癌症的挑戰,以及接受不同性質的治療,當中包括痊癒後的預防性或維持性的治療。癌症康復者亦需要按身體狀況的改變而調整生活模式,再加上因工作及家庭崗位上的轉變,患者的復康路途可能十分崎嶇,所產生的癥狀及情緒困擾亦會大大影響復康進度。

有見及此,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下,成立香港大學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 (JCICC),透過專職醫療服務及社區資源,為癌症康復者及其家人提供額外的癥狀管理及社會心理支援服務,希望他們生活能回復正軌。

在香港絕大部份的癌症病人都是在醫管局轄下的醫院治療的,而病人治療結束之後便回社區重新生活。      我們希望能在醫療服務層面 (clinical service) 和社區層面(community )提供一道橋樑。

王:請問中心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藍:我們是在2018年開始籌劃的,而正式成立是2020年的1月1號,所以我們是一個較新的機構。

shutterstock_582394888

第二部份——中心提供的服務

王:可否和我們談一談「關護中心」的服務?

藍:我們主要的工作大概可分以下部份:

(1)康復診所 (Survivorship Clinic)——就是評估病人在康復之後可有一些持續的問題需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是生理亦可以是心理的;

(2)癥狀診所 (Symptom Clinic)——就是評估和解決一些困擾病人的症狀問題,例如失眠;

(3)研究——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擁有一個專門研究心理社會腫瘤學的核心研究小組(心理社會腫瘤學研究及培訓中心,Center for Psycho-oncology Research and Training (CePORT)),該小組在心理社會腫瘤學方面擁有強大的研究和臨床背景。 在CePORT的指導下,JCICC將開發和實施研究證據以改善癌症護理服務;

(4)培訓——為癌症病人提供更佳的服務,我們替癌症護理人員提供以科學實証的專業培訓;另外,亦為癌症康復者提供處理治療後癥狀問題的技巧。例如我們在2020年12月5日舉辦一個國際講座;及

(5)其他服務——我們還會提供一些其他服務,例如支援關護診所,旨為復發或已擴散的癌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提供早期紓緩治療服務,支援身體和心理健康需要。又或者是患者雖然不能根治癌症,但可以用各種治療,例如「乳癌同行」,而存活多年,我們亦會替病者提供適當支援。例如是一位乳癌病人,雖然癌細胞已擴散,但通過標靶治療可以控制。可是病人心理負擔非常之大,常常想不知那天終會藥石無靈,我們亦會替病人提供心理輔導。

王:明白。

那麼現在就想詳細一點講解康復診所和癥症狀診所的工作。

藍:好的。

(1) 康復診所 (Survivorship Clinic)

王:第一就是康復診所。

藍:康復診所旨在

-為治療後的癥狀提供支援;和

-提供度身訂造的飲食和運動建議。

康復診所會安排專科護士、營養師、體能訓練專家,及按需要由資深輔導員與康復者見面。整個過程大約兩小時。一般患者到訪康復診所後,都不需要進一步跟進。但團隊亦會因應患者的情況,提供進一步的支援服務,如轉介他們接受個人或小組形式的工作坊,協助患者管理症狀及改善生活方式。

王:可不可以詳細解釋如何「度身訂造飲食」和「運動建議」?

藍:健康飲食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部分。在復康診所裡,我們的營養師將評估康復者的飲食記錄,為他們提供長期保持健康的個人化建議。

至於身體機能方面,在治療期間和之後保持活力,對於身體和情緒健康都很重要。在我們中心我們的教練會為康復者建議和教導不同類型的運動,慢慢恢復身體機能。

王:以上我們談的都是生理方面,在心理方面又如何?

藍:在復康診所內癌症康復者有機會與社工或臨床心理學家進行諮詢
常見的問題包括,情緒困擾、人際關係、財務和與工作有關的事情。諮詢旨在為康復者提供信息、服務及支持。

shutterstock_689390650

 

(2)癥狀診所 (Sympton Clinic)

王:第二就是由護士主導的癥狀診所。

藍: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逐漸改善了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但患者的社會心理影響可能很大。

癌症診斷通常會導致患者感受不同程度的不適。這些症狀包括疲倦、手腳麻痹、睡眠失調、疼痛、抑鬱、焦慮和對癌病復發的恐懼。

無法控制的身體癥狀成為患者的負擔,並可能是導致長期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原因,需要預早處理。

癥狀診所由我們的資深護師或註冊護士領導,提供癥狀評估和管理。需要進一步介入的案件將由我們的多學科團隊處理。

例如病人身體疲乏,可能是因為他常常因為怕疲倦而躺在床上,我們便轉介他見我們的康復運動教練(exercise coach),建議他適量做一些運動,慢慢重建活動能力和防止肌肉流失。

王:請問收費方面是怎麼樣?

藍:剛才我提到的服務,例如:

-替康復者作綜合社會心理評估及輔導;

-由營養師作飲食評估報並建議個人餐單;

-由運動專家作體能評估報告和提供個人運動建議等;

都是每次收$70。而由專科護士、營養師及運動專家提供的「綜合建議評估報告」——亦即是「套餐」,則是$250。

王:那收費真是合理。

藍:是的,因為我們想康復者,無論甚麼經濟水平,都能得到我們的服務。

shutterstock_1051502801

第三部份——中心和其他機構的合作

王:你們的工作會不會某程度上重複醫管局或現時在民間有很多為癌症病人服務的非政府組織(NGO)的工作呢?

藍:是應該不會的。

醫管局轄下的醫院,由於資源關係,它們在病人治療完畢之後只能提供一些必須的支援,例如為乳癌病人在手術切除之後解決淋巴水腫的問題;或為前列腺病人在手術切除之後解決失禁及性功能障礙等非常具體的問題。

但是許多癌症康復者會遇到其他癥狀問題,例如睡眠困難、疼痛、沒氣力、食慾變化等。這些並不會很嚴重的影響康復者健康,醫管局轄下之醫院很難替康復者提供長期跟進的服務。

這些症狀雖然不是非常嚴重,但足以影響癌症康復者的生活質量並阻止他們恢復正常生活。我們就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提供一些支援。

同時有一些康復者的問題並不是在治療結束之後短期內出現,而是過了一段日子才慢慢浮現。這時我們亦可以提供一些支援。

王:那麼其他的非政府組織呢?會不會擔心服務有重複?

藍:亦不用擔心會有重複。

香港現時的確有很好的非政府組織從事支援癌症病人的工作,例如香港防癌會。

但是有些病人因為各種理由是不知道或是不懂得如何去尋找這些組織的支援。而我們現在開展的服務就是在醫院的前線——亦即是癌症專科病人複診的地方接觸他們,向他們解釋我們的服務、作初步評估和詢問他們可有興趣參加。很多時這些病人對於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都是毫無頭緒,而我們的主動接觸對他們來說是非常有用的。

當然我們中心的資源亦有限,所以當我們覺得有需要時,會把康復者轉介到其他有關機構,包括非政府組織等。所以我們現在積極和其他機構商議看看有什麼可以合作的地方,希望將來可以多一些「社區合作夥伴」,一同為癌症康復者提供更好的「後續治療」。

王:我知道你們也是有一條電話熱線,隨時接受病人的資訊。

藍:是的,各位朋友亦可以上我們的網站瀏覽。

王:Wendy 今天非常感激你為我們提供了那麼多有用的資料。

藍:不用客氣。

(於2021年5月定稿)


shutterstock_46247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