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的方法

 

(一)內治――中藥處方,例如湯藥、顆粒等
(二)外治――藥物外敷、熱熨、薰洗、針刺、艾灸、推拿等
(三)情志調節――情緒控制及調節
(四)飲食調節
(五)運動調節

 

(一)內治――中藥處方,例如湯藥、顆粒等

內治就是通過進食適當的中藥來治療病人的疾病。

(1)「中藥」的定義

中藥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疾病並具有康復與保健作用的物質。這裡的重點是強調中藥必須基於中醫理論,比如要有四氣(寒、熱、溫、涼)、五味(辛、甘、酸、苦、鹹)的性質等。中藥主要來源於天然藥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藥、動物藥、礦物藥等。

(2)「道地藥材」的定義

中藥材大部份是植物和動物,其分佈和生長,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所謂道地藥材,又稱地道藥材,是優質純真藥材的專用名詞,它是指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中醫常說:「哪裡地方的什麼藥材最好」,這就是講「道地藥材」的意思。比如:

  • 甘肅的當歸;
  • 寧夏的枸杞;
  • 青海的大黃;
  • 內蒙古的黃芪;
  • 東北的人參、細辛、五味子;
  • 山西的黨參;及
  • 河南的地黃、牛膝、山藥、菊花等。

這些道地藥材,代表著藥材的優異品質,成為中藥品種的名牌產品。

shutterstock_508071490.jpeg

(3)「中藥炮製」的定義

「中藥炮製」是指中藥在應用或製成各種劑型前,根據醫療、調製、製劑的需要,而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的過程。中藥常用的炮製方法包括:

  • 修治,凡是不用火的現在都可以包括
  • 水制,用水或其他液體輔料處理藥物,目的是清潔和軟化藥材
  • 火制,常用的方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
  • 水火共制等。

中藥炮製的目的在於:

  • 純淨藥材;
  • 保證品質;
  • 分揀藥物;及
  • 區分等級。

例如:

  • 切制飲片,是為了便於調劑、製劑;
  • 乾燥藥材,是利於貯藏;
  • 矯味、矯臭,是為了便於服用;
  • 炮製的重要目的還包括降低毒副作用,保證安全用藥。比如:巴豆通過炮製,去油制霜,就降低了毒副作用。

(4)不同形式的中藥——「方濟」及其不同劑形

中醫會針對病人的獨特情況,辨證論治而處方適當的中藥治療。

「方劑」就是指中醫開的處方。一個方裡有好多味藥物組成,就叫做「方劑配伍」。為什麼要進行方劑配伍呢?因為中藥具有偏性,特點各不相同,根據它們各自的特性,把它們按照一定規則和方法組合搭配起來,通過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高於單味藥的整體效果。

中醫開方,並不是寫出一堆藥,將它們的作用簡單堆積,而是要根據病情需要,機體特點,選擇適當的藥物,搭配它們的功效,使其配合發揮最大效用。例如:中醫看腫瘤,醫師要綜合考慮腫瘤病的階段、程度、人體的臟腑氣血盛衰等各方情況,然後開具處方。

中藥的配伍講究君、臣、佐、使,相互配合。舉個例子,有毒的中藥通過和其他藥物配伍,可以減輕或避免毒副作用。比如:生半夏的毒性可以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半夏多用薑汁炮製後使用,有半夏的方子裡也會加入生薑。所以說,中藥通過配伍產生增效減毒的作用,方劑是中醫治病的法寶。

方劑配伍並不是單純的藥物相加,像1+1=2那麼簡單的,而是要根據中醫理論進行配伍的。

而同一個「方劑」,可有不同進食的方法。一般來說有八種劑型,這包括:

  • 湯;
  • 膏;
  • 丸;
  • 散;
  • 丹;
  • 酒;
  • 露;及
  • 錠等。

shutterstock_2087470816.jpeg

 

以下逐一解釋。

— 湯劑:這是臨床應用中最常採用的劑型。

如何進行中藥的煎煮?

中藥的療效除與劑型類別有關外,還與煎煮工藝有著密切關係,傳統上湯劑大多由病家自製,為保證臨床用藥能獲得預期的療效,醫生在開具處方之後,應向患者交待清楚煎煮的正確方法和注意事項。當中包括各個關鍵:

  • 器具;
  • 水量;
  • 浸泡;
  • 火候;
  • 時間;及
  • 次數等。

另外,有些中藥由於其性質、性能及臨床用途不同,所需煎煮時間亦不相同,可能需作特殊處理,如先煎、後下、包煎、另煎、烊化及沖服。

人們在具體操作時可參閱藥物包裝紙袋上的煎煮說明(如有),如有不明之處,應仔細詢問中醫師。尤其是以前沒有煎煮中藥經驗的人士,在第一次服藥,需要自己煎煮的時候,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煎藥流程,以防因為煎煮不當而使藥物沒有效果,甚至導致些不良反應。

shutterstock_2084502211.jpeg

中藥顆粒劑比較方便,臨床效果有差別嗎?

由於中藥材煎煮的不便和高要求,一般患者又難以掌握煎藥技巧,令一種新型的製劑――中藥顆粒劑被研發出來,並廣泛應用於臨床。這種中藥顆粒劑在台灣地區被稱為「科學中藥」等;在港澳地區被稱為「中藥沖劑」、「中藥濃縮沖劑」等;在中國大陸地區則被稱為「中藥配方顆粒」等。這種中藥劑型在服用時用開水沖服即可,快捷方便,符合現代人的需求。通常來講,中藥顆粒劑為中藥飲片或特定處方提供了穩定和安全的藥效。

不過,中藥顆粒劑亦有不便之處,比如:一張處方由多種中藥組成,使用時將單味中藥顆粒劑混合,但由於沒有經過煎煮的化學反應,有些衍生成份無法獲得,可能影響臨床藥效,使中藥配方顆粒在化學層面上不能等同於傳統合煎的湯劑。

通常補救的方法是將顆粒劑再次煎煮後服用。另外,即使有些配方顆粒已經做成是複方,像四君子湯顆粒劑、逍遙散顆粒劑等,只有加藥不能減藥(因為已經按照方劑組成製作了顆粒劑),令中藥方劑隨證加減的原則受到限制,不過,中藥顆粒劑仍是未來中藥發展的一大方向。

shutterstock_2048076242.jpeg

— 膏:

膏方,又叫膏劑。藥味數量比一般處方要多,主要是發揮滋補人體和抗病養生的作用。中醫認為冬季是一年中進補的最佳季節,所以在冬季來臨之後,有需要的人可以選擇膏方進補。

與其他中藥劑型相比,膏方最大的特色在於具有補虛和治病兩方面作用,可以用於養生保健,防病治病,體現了中醫「治未病」的精髓。由於膏方的藥味組成要多於一般方劑,所以膏方往往重視全面調理,攻補兼施,可以實現整體調理人體機能的效果。膏方的藥性緩和,藥力持久,尤其適合於年老體衰或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以產生藥效。

另外,膏方的服用無需煎煮,包裝也便於儲存和攜帶;由於膏方獨特的製作工藝,其藥效濃度高,服用後也易於吸收。膏方的口感不似傳統中藥那麼苦澀,口味偏甜,所以也更為適合大眾口味,尤其是小孩。

膏方適用於以下類別人群:

慢性病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可以選擇在冬季,結合病症特點,一邊施補,一邊治病

亞健康者:現代社會,中青年人群的工作、生活壓力和勞動強度都很大,主要表現為精神緊張,腦力透支;同時還可能要參加眾多的應酬,長期睡眠及休息不足等,均可造成人體的亞健康狀態。亞健康人群要注意適時地進行全面、整體的身體調理,膏方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老年人、女性: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種機能趨向衰退。冬令進補,可以增強體質,延緩衰老。對於一些貧血、厭食等體虛疾病,更可以膏方進行治療。膏方對於女性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膏方調理,可以使女性臉部更紅潤,皮膚更具光澤和彈性。

— 丸劑

丸劑是將中藥材研成細粉或用藥材提取物加適宜的粘合劑做成丸狀的劑型。與湯劑相比,丸劑一般只用作內服,有一些病人需要長期服藥,每天熬藥不方便,而藥丸只需開水送服,非常方便攜帶與服用,一般常用於慢性病及虛弱性疾病需要長期服藥的患者,如補虛用的六味地黃丸等,也因其可以隨身携帶,還常用於急救,如速效救心丸等。常用的丸劑類別有水丸、蜜丸、濃縮丸等等。

— 散劑

散劑系指藥物或與適宜的輔料經粉碎、均勻混合製成的幹燥粉末狀制劑,是最古老的中藥傳統劑型之一。散劑分為內服、外用兩種。在內服方面,其方便服用、利於吸收,可以極大地發揮中藥材藥效,節約成本,尤其對於麝香、冰片等不適合煎煮的藥材,使用散劑最為合適。在外用方面,散劑可以消散瘡瘍、拔毒生肌,藥品直接接觸患處,可以極大地提高療效。在現代醫療中,由於片劑、膠囊劑等現代固體劑型的發展,散劑越來越少用。

— 丹劑

丹劑一般是指含有汞,硫磺等礦物,經過加熱提練而成的一種制劑,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宋以前,方術之士常以煉丹術修煉「靈丹妙藥」;宋以後,丹劑的臨床實效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現代臨床,丹劑多用於外科瘡痛,具有劑量小、作用大、含礦物質之特點。此類劑型多為外用,如紅升丹、白降丹等。此外,習慣上中醫亦將某些較貴重的藥品或有特殊功效的藥物劑型叫作丹,如中醫急救常用的至寶丹、紫雪丹等。現行丹劑處方中用汞化合物日趨減少,一般多採用天然植物,不良反應很少,有的僅以朱砂為外衣,與傳統汞化合物有質的不同。

— 酒劑

醫與酒素來有源,酒素有 「百藥之長」之稱。藥酒一是臨床常用制劑,將藥物置於白酒中浸泡一定時間而成。酒性溫,味辛而苦甘,有溫通血脈,宣散藥力,溫暖腸胃,祛散風寒,振奮陽氣,消除疲勞等作用。適量飲酒,可以怡情助興,但過飲則傷身,酗酒則耗損元氣,甚至於殞命。

酒劑,主要是取其善行藥勢而達於臟腑、四肢百骸之性。此外,酒是一種好的溶媒,許多用其他加工方法難以將其有效成份析出的藥物,大多可借助於酒的這一特性而提取出來,並能充份發揮其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藥效,這就是藥酒歷經年不減其魅力的緣由所在。

— 露劑

將中藥配方加水蒸餾,取蒸餾所得的藥液飲用,即為「露劑」。如金銀花露、薔薇花露等。露劑藥力相對輕微,且多由芳香類藥物組成,故一般適用於兒科輕癥,或作為夏令飲料服用。

— 錠劑

把藥物研成極細粉末,然後加進適當的粘合劑製成紡錘、圓錘或長方等不同形狀的固體或半固體制劑,如紫金錠等。錠劑除了可以挫末調服或磨汁飲用,還可磨汁塗敷外部患處,因此也適用於內外科等多種疾病的治療。

(5)中藥的特質及分類

四氣、五味,是指中藥的性質和滋味,是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是識別中藥的專屬密碼。

四氣

四氣,又稱四性,具體指寒、熱、溫、涼四種性質。它是根據臨床實踐經驗歸納總結出來的,是從性質上對藥物治療作用的高度概括。比如:板藍根對於咽喉腫痛等熱證有治療效果,它的藥物性質屬於寒涼;乾薑,可治療身體怕冷,它的藥性是溫熱的。

知道了中藥四氣的寒熱溫涼性質,那麼它們具體是怎麼用的呢?中醫認為溫熱屬陽,寒涼屬陰。另外,隨著認識的深入,中醫還歸類出一類屬於平性的藥物,就是指對人體的寒熱病理變化沒有明顯影響的藥物。概括來講,寒涼藥一般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溫熱藥一般具有溫中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如附子、肉桂。

shutterstock_1452483389.jpeg

中醫講「藥食同源」,藥物有四氣,那食物是不是也有四氣呢?的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根據中醫的知識去判斷食物的寒熱溫涼性質,從而做到恰當飲食。例如:中醫講一般暖色的食物多為溫熱之性,像紅色、黃色的食物;而冷色的食物多為寒涼之性,像白色、青色的食物。比方說,同樣是糖,紅糖就是溫熱的,白糖就是偏涼的。值得注意的是,黑色雖然一般被認為是冷色調,但它在中醫理論裡被認為是暖色,故黑色食物多溫補,比如:黑桑葚、黑芝麻、黑蘑菇、何首烏等。

五味

五味,是指中藥所具有的:

  • 辛;
  • 甘;
  • 酸;
  • 苦;及
  • 鹹。

另外還有淡味和澀味。不過古人習慣將淡味從屬於甘味,澀味從屬於酸味。

中醫將五行與五臟、五味相關聯,在實踐中也總結出來五味所代表的藥物功效,即:

  • 辛味是比較發散的;
  • 酸味可以收斂;
  • 甘味能緩急補虛;
  • 苦味主降泄;及
  • 鹹味可以軟堅散結。

比如:中醫治療感冒時,都要用些辛味藥發汗解表,像麻黃、生薑之類。治療脾胃虛弱,肚子痛的時候,都會選用些甘味藥來溫中補虛止痛,比如:人參、白朮、甘草等。

中藥有五味,我們平時吃的食物也有這些滋味,那它們的作用是不是也類似呢?確實如此,中醫講顏色不同的食物,吃進人體之後,會入不同的臟腑,產生不同的作用。青色食物是入肝的,紅色食物入心,黃色食物入脾,白色食物入肺,黑色食物入腎。

比如,不同顏色的蘿蔔就會有不同的作用:青蘿蔔色青,入肝,所以清肝火最好;白蘿蔔色白,入肺,所以通氣(指通肺氣);紅蘿蔔色紅,入心,所以可以清心火;胡蘿蔔黃色的,入脾,可以補益脾胃。同理,食物中不同顏色的米,豆等,也都具有不同的作用。

shutterstock_1590909790.jpeg

(6)中藥的「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中藥作用與人體的幾種趨向,一般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發散、沉表示收斂固藏和下行泄利。

中藥的升降浮沉屬性都是與疾病的病理趨勢相對而言的—升浮藥具有升陽、發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等向上向外的作用,如升麻、柴胡等,專門針對具有向內向下病理特點的疾病。沉降藥具有清熱、瀉火、瀉下、利尿、消食、驅蟲、平肝、止咳平喘、收斂固澀等向下向內的作用,如大黃、牛膝,專門針對具有向外向上病理特點的疾病。

一般而言,在選擇中藥的升降浮沉屬性時,要選擇與疾病上下內外性質相反的藥物。

(7)中藥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藥物想要準確地到達病變部位,就要考慮不同藥物與人體臟腑、經絡是什麼關係。換言之,這個藥會去到那個臟腑、那條經絡,才算是有的放矢。否則,你換個其他藥,路跑偏了,到不了那個病變的臟腑、經絡,就是無用治療了。中醫在藥物理論中,有個「歸經」的內容,就是清晰規劃了每味中藥的臟腑經絡路線圖。

「歸」的意思是作用的歸屬;「經」是臟腑經絡的統稱。「中藥歸經」理論就是講不同藥物對人體不同臟腑經絡部位有選擇性的治療作用。例如:杏仁、白果、桑白皮等可以治療咳喘疾病,因為它們都歸肺經;黨參、白術、陳皮等可以治療消化系統的疾病,因為它們都歸脾經、胃經。

(8)中藥如何對待毒性

「是藥三分毒」

中藥的毒性,在廣義上泛指藥物的偏性,在狹義上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

毒性反應與副作用不同,它對人體的危害性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藥典中明確列出了中藥的一些有毒藥物,並規定了安全使用劑量,因此,人們在服用中藥時,最好要諮詢中醫師建議或在中醫師指導下,保證安全用藥。

在中藥古籍中,也有對藥物毒性的記載,比如:《神農本草經》中就提出了藥物「有毒、無毒」之分;在《本草綱目》中將藥物的毒性分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古人有時是以偏性的強弱來解釋中藥毒性程度的,並非現代理解的毒性,即損害性作用。

什麼叫「偏性」?我們前面講除了平性之外,藥物具有的寒熱溫涼的性質都可以叫做偏性,不同藥物的偏性也有程度上的差異。例如:附子、乾薑、肉桂、桂枝都是溫熱藥,即都是具有溫熱偏性的一類藥物;可是它們的溫熱程度不盡相同,附子是大熱的,程度最高,熱性最強;乾薑次之;肉桂再次;最後是桂枝,只能說它具有溫性,還沒到熱的程度。因此,一般中藥古籍中會標注,附子是有大毒的,這與其偏性太強有關。當然,現代藥典中也將附子標為:有毒,主要是指如果附子不經長時間煎煮,就會給人造成一些不良的毒副作用。

由於大多數藥物都具有偏性,所以中醫強調治病用藥要有度,當疾病治療已顯效七八分的時候,剩餘二三分就可以將藥療改為食養,飲食調養即食療。食物同藥物一樣也有偏性,但程度明顯減小,所以在調養人體時作用平和,適合在疾病將去,人體恢復期使用。

一些出名有毒中藥的照片;有些中藥樣貌非常相似,但有些則有毒、有些則無毒。

(9)服用中藥要留意的地方

中藥的服藥方法是根據病情及藥性決定的,與臨床治療效果有著密切關係。但許多患者對中藥的服法缺乏足夠的認識,由於服用方法不當,影響了藥物療效。

服藥時間:有早晨服、空腹服、飯後服、餐間服、睡前服、隔夜服等。一般而言,滋補類藥物適宜早晨空腹服,以利充份吸收。對胃腸有刺激性的藥物,適宜飯後服。治療脾胃病的藥物,適宜在兩餐之間服用。睡眠類藥物適宜睡前服,驅蟲藥應隔夜服,即睡前服一次,第二天早上起來再空腹服一次。

服藥方法:有溫服、熱服、冷服、頓服、頻服等。大多數藥物都是溫服即可;治療外感寒證或內寒裡證時,宜熱服;一些熱症或臨床上出現的真熱假寒症的時候,可以冷服。頓服是指一次性將藥服完,以利迅速發揮藥效。這種服法多用於重症和胃腸道病患者。頻服是指根據病情,不同時段服不同濃度的藥液,分數次,頻頻飲用。這種服法多用於咽喉病患者。

服藥次數:一般的服藥次數是:每日一劑,分二至三次服,可保持藥物的濃度均衡、持久、穩定,有利於提高藥物療效。一些病情較輕的慢性病,可隔日一劑。

 

民間的偏方、驗方可信嗎?

中醫學是一門源於經驗的系統醫學,許多有效的藥方都是在長期治療和實踐中慢慢認識,並總結起來的。應該承認的是,民間確實流傳著許多治療疾病的偏方、驗方。這些方子大多有一定的實踐基礎,但就目前來看,還是缺乏系統的整理研究以及臨床的研究驗證。因此,對待民間的偏方、驗方,既不能全盤否定它們的療效,又不能完全肯定,甚至一味追求。

對待民間的偏方、驗方,以下建議供參考:

1)  向有經驗的中醫師諮詢專業意見,切勿道聼塗説,偏聽偏信。
2)  只能作為綜合療法或常規治療之外的輔助手段,不能代替有明確療效的中西醫療法,以免延誤病情。
3)  不管有無毒副作用都需在有經驗的中醫師指導下服用。
4)  服用過程中要密切觀察,如有出現不適或不良反應,要立即停藥,嚴重者要及時就診。

shutterstock_1173795292.jpeg

(10)服用中藥的忌口

忌口,是指患者在服用中藥期間對某些食物要少食或不食。

中醫非常講究忌口,一般而言,服中藥期間忌食生冷、辛熱、油膩、腥膻、有刺激性的食物。

比如:服中藥時不能吃辣椒、蘿蔔,喝濃茶、咖啡或飲酒,儘量避免吃發散作用的食物等。

另外,根據病情的不同,患者還應避免服用一些禁忌之品。例如:

  • 皮膚病者忌食鹹水魚、蝦、蟹及羊肉、牛肉等食物;
  • 腎病水腫病忌食鹽過量;
  • 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膩;
  • 脾胃病,不能喝酒,少吃油膩、辛辣、腥臭等刺激性食物。

還有些中藥,本身與一些食物相剋,比如:

  • 人參、黨參忌蘿蔔;
  • 薄荷忌蟹肉;白朮忌桃、李、大蒜等。

這些都需要中醫師在開具處方後,根據藥物特點,叮囑患者。患者也應重視中藥忌口的事宜,遵照醫囑。

shutterstock_1602365467.jpeg

(二)外治――藥物外敷、熱熨、薰洗、針刺、艾灸、推拿等

(1) 定義

外治是指在中醫學基本理論指導下,使用藥物、手法或器械施與體表皮膚(粘膜)或從體外進行治療的方法。

概括可分兩大類:藥物外治法、非藥物外治法。

藥物外治主要是指藥物通過皮膚、粘膜吸收進入局部或者機體循環系統起治療作用的方法,如敷貼療法、熏洗療法等。傳統中藥的外治劑型包括貼膜、貼片、含片、氣霧劑、噴霧劑、粉霧劑、凝膠濟、脂質體、微球、滴鼻劑、軟膏劑、泡沫劑、海綿劑、栓劑、微型灌腸劑等,還有皮膚給藥的巴布劑等。

非藥物外治是指藥物、手法、器械從外施與經絡、腧穴起效的治療方法。如推拿、艾灸、臍療、足浴療法、貼敷等。

shutterstock_635954000.jpeg

首先讓我們介紹兩種較常用的針灸方法――針刺與艾灸。

(2)針刺

針灸是針刺與灸法的總稱。

傳統中醫多用針刺來治療急性病,用灸法來治療慢性病。但兩者的理論基礎都是中醫臟腑陰陽經絡學說。與中藥治療相比較,針灸治療的特點是療效快、簡單、便宜。
 
針刺,是運用一定的操作手法,把金屬製成的、形體細長而尖的針,刺入人體的某一固定的部位(穴位),運用手法出現酸、麻、脹、重等感覺,從而產生治療效果。針刺手法講究要“得氣",認為得氣是針刺手法的重要評價指標。

灸法,是將艾絨揉成小團或長條狀,點燃後放在(或靠近)人體體表的某些固定部位,施行熱熨或熏,從而治療疾病的目的。

針刺與艾灸法都是在人體經絡上取穴,並施以針法或灸法,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針灸

1)  人體的經絡、穴位

中醫認為,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內的各個臟腑器官只有得到氣血的溫養和濡潤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經絡作為氣血運行的載體通道,經絡暢通,則人體五臟調和,陰陽平衡;經絡不通,則臟腑失和,病邪入侵。所以,防病保健最根本的途徑就是保持機體經絡暢通。

如果說經絡是河流,穴位就是河流上大大小小的漩渦;如果說經絡是火車的鐵軌,穴位就是途徑的一個個車站;經絡是線,穴位是點。相似作用的穴位有規律的排成一條線,就是經絡。

穴位不僅對局部起作用,還對它所歸屬的經絡及臟腑起作用。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腧穴具有遠治作用和近治作用。臨床上,找中醫師扎針的時候,常常會見到,明明是頭痛,怎麼選擇腿上或腳上那麼遠的穴位去針刺呢?這就是穴位的遠治作用。也就是穴位可以治療它所在經脈沿途各地方的不適症狀。另一個穴位的近治作用,就比較好理解了。人們常說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還有「哪疼紮哪」等,都是穴位治療局部疾患的情況。

2)  針灸的作用原理是什麼?

主要有三個原理:

  • 疏通經絡,這是針刺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治療作用。臨床見到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都可以找中醫師進行針刺治療,以通暢經絡,運行氣血。
  • 調和陰陽,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針刺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機理是複雜多樣的,但中醫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刺調和陰陽的作用,也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來完成的。
  • 扶正祛邪,針刺可以通過驅除病邪,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shutterstock_690310138.jpeg

3)  艾灸

艾灸,又稱灸法,是指用艾葉製成的艾灸材料,通過點燃產生艾熱,刺激體表穴位或特定部位,從而激發經氣,調整人體紊亂。艾灸的作用機制,與局部的溫熱刺激有關。正是這種溫熱刺激,使局部皮膚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的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可以緩解和消除肌痙攣,使局部的皮膚組織代謝能力加強,促進炎症、粘連、滲出物、血腫等病理產物的消散、吸收;同時溫熱作用還能促進藥物的吸收。

* 艾灸足三里可以保健嗎?

常言道:「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中醫認為足三里,是個很重要的治病及保健穴位。尤其是夏季,氣候暑熱,人體會因為流汗過多而導致陽氣受損;又因過食寒涼,導致脾胃虛寒。因此,夏季尤其適合艾灸足三里穴來補養陽氣,調理脾胃。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合穴。中醫講此穴位多氣多血,長年艾灸可強身健體。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相當於人除去大拇指外,其餘四個手指在一起的寬度),脛骨前脊外側一橫指處。艾灸足三里就是:手持點燃的艾條,相距足三里皮膚約1至2寸處,進行施灸。以局部皮膚感到溫暖即可,毋須過熱。

想要養生保健的話,可每天艾灸一次,每次約20分鐘。在家中自行穴位艾灸時,要注意選擇品質好的艾條,施灸時把點燃的艾條適當靠近穴位皮膚,感覺微溫不燙為宜。如果不方便艾灸,或因艾灸氣味過大,也可選擇按壓足三里穴位。用手指按而揉之,以感受到痠、麻、重、脹的感覺為佳,每次可按2分鐘,每天1至2次為宜。

4)  天灸

天灸,灸法之一,是採用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處,使其局部皮膚自然充血、潮紅或起疱的治療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膚有類似艾灸的反應,並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為天灸,又稱自灸、敷灸、藥物灸、發皰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過特定藥物在局部的吸收,來發揮治療作用。

中醫有“冬病夏治”的說法,意思就是,在夏天治療冬天好發的疾病,以預防和減少該病在冬季發作。天灸就是一個在夏季選擇的不錯的治療手段。它主要適用於兩類疾病:一類是過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復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另一類是跟虛寒有關的疾病,如胃痛、結腸炎、關節痛、虛寒頭痛、腎虛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 天灸療法的注意事項?

  1. 實熱症:發燒體溫在38.0℃以上者,或平素陰虛火旺體質者,一般不宜天灸。
  2. 孕婦及經期:因天灸藥物多為辛溫走竄之品,所以正在孕婦及月經期,且月經量多的女性不宜天灸治療。
  3. 貼敷部位有開放性傷口、皮膚潰瘍、皮膚感染者,不宜天灸。
  4. 對貼敷藥物或敷料過敏者,不宜天灸。

shutterstock_1973861612.jpeg

(3)其他外治方法

  • 足浴

中藥足浴,是指選擇適當的藥物、水煎後兌入溫水,然後進行足藥浴,讓藥液在水的溫熱作用和機械作用下,通過粘膜吸收和皮膚滲透,進入到人體的血液迴圈,進而輸布到全身臟腑經絡,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現代研究發現,中藥足浴有助於增強心腦血管機能、改善睡眠、消除疲勞、改善亞健康狀態、增強人體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

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射,腳部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又是足三陽經的終止點,踝關節以下就有六十多個穴位。中藥足浴,可以刺激足部穴位,促進血脈運行,調理臟腑,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病邪、降壓療疾的目的。有些服用中藥的患者,可以將自己白天煎藥的藥渣留到晚上,煮水泡腳,這樣內外兼治,既可增強藥物的吸收,又避免了藥物浪費,可謂一舉兩得。

shutterstock_1803838021.jpeg

  • 貼敷

中藥貼敷療法,是將中草藥製劑施於人體皮膚、孔竅、腧穴及病變部位的一種治病方法,屬於中藥外治法。中藥貼敷法簡便易學,作用迅速,容易推廣,使用安全,副作用少,樂為患者所接受,且具有一定的明確療效。它不僅在骨傷、皮膚、五官等科疾病的治療方面作用突出,而且對內科、婦科疾病也有顯著療效。另外,對一些極為虛弱的體質人群,內服中藥難以實施時,可採用中藥帖敷,起到治療作用。

在臨床上,很多藥物帖敷都是應用在穴位上,這樣既有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皮膚組織對藥物有效成份的吸收,產生雙重治療作用。例如:腫瘤病人在化療後常見有噁心、嘔吐的副作用,中藥生用半夏、白礬雖然可以止嘔,但內服有毒,所以可以將這類藥物作帖敷外用,主要帖敷在合穀、足三里等穴位上,利用止嘔藥物和止嘔穴位,共同發揮作用。

 

(三)情志調節——情緒控制及調節


(1)基本原則

中醫認為七情 (喜、怒、憂、思、悲、恐、驚 )是每個人都有的對外情志反應。因此,情緒變化是人體生理活動的一部份,一般不會致病,只有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緒刺激,超出了人體的正常生理範圍,才會造成功能紊亂。

七情過度,如狂喜、暴怒、驟驚、憤怒等,會影響內臟的氣機,導致臟腑功能紊亂。中醫認為: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悲則氣消、憂則氣聚、思則氣結,繼而產生疾病。七情致病,亦因每個人的性格、體質、意志、修養等而有別。


(2)各種情緒分別對臟腑產生不同的影響:

分別表現為:

喜傷心:喜可使氣血流通、肌肉放鬆、有益於恢復疲勞。但歡喜太過, 致喜笑不止或瘋癲之癥,則是心氣受損的表現。心氣動則精神散緩,還出現心悸、失眠、健忘、痴呆等;

怒傷肝:怒則氣上,傷肝,引起肝陽上亢,而表現肢體拘急、 握持失常、 高聲呼叫等癥狀。亦引致肝失疏泄,而出現悶悶不樂、煩躁易怒、頭昏目眩等;

憂、悲傷肺:人在強烈悲哀時,會耗散肺氣,而致喘咳、短氣、意志消沉等,還可有乾咳,咳血,聲啞,消化功能混亂之癥。

思傷脾 :思則氣結,使人神情怠倦,胸膈滿悶,無胃口等脾氣鬱滯,運化失常的毛病。即等於大腦由於思慮過度,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欲不振、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鬱悶不舒等;

恐、驚傷腎: 過度或突然的驚恐會使人腎氣不固,氣陷於下,提心吊膽,神氣散渙,二便失禁,意志不定等病理變化。繼而出現耳嗚、耳聾、頭眩、陽痿等,甚至死亡。

為保持情緒變化與整體機能活動的協調統一,上述情況必須及時得到疏導,可積極轉移、化解相關情緒,以防止疾病發生。

shutterstock_1206609577.jpeg

(四)飲食調節 


(1)什麼是「藥食同源」?

中醫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藥,中藥多屬天然藥物,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而可供人類飲食的食物,同樣來源於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及部份礦物質。因此,中藥和食物的來源是相同的,只是有些只能用來治病的,就稱為了藥物;有些只能作飲食之用的,就稱為了食物。其中,還有大部份是既有治病作用,同時也能當作食物的,叫做藥食兩用。

因此,藥物和食物有時不能完全分開,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龍眼肉、山楂、烏梅、核桃、杏仁、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們既屬於中藥,有良好的治病療效,又是大家經常吃的,富有營養的可口食品。知道了中藥和食物的來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間的密切關係,我們就不難理解「藥食同源」這個說法了。


(2)不同體質的人在飲食上如何選擇?

我們前面講了中醫的九種體質,及其各自的特點和易患疾病。那麼,不同體質的人,在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中醫基於「藥食同源」理論,為不同體質類型的人提供了一些適合的飲食調理。例如:

陽虛體質的人,建議吃牛羊肉,比如火鍋;中醫有個方子叫「當歸生薑羊肉湯」,就是個很好的補益人體氣血的藥食同用方。另外,還有枸杞烏雞煲湯、人參燉雞湯、韭菜炒蝦仁等。

陰虛體質的人,建議吃銀耳百合燉雪梨、麥冬粳米熬粥等。

痰濕體質的人可以用薏苡仁熬粥,還可以用荷葉煮水喝。

氣郁體質的人平時可以喝玫瑰花茶,還可以用淮小麥、大棗、炙甘草三味煮水熬粥,舒緩情緒壓力。

濕熱體質的人,建議多吃冬瓜、芹菜、茯苓、赤小豆等,如果身體總是多出現炎症的話,飲食中還可以加魚腥草。

血瘀體質的人可以選用當歸燉雞湯,甜醋煲豬腳,喝山楂水等。

氣虛體質的人,可以用黃芪、黨參煲湯,桂圓熬粥等。

過敏體質的人,飲食上更要注意忌食牛奶、鶏蛋等過敏源食物,以及各種發物,像魚蝦、海鮮之類。


(3)為什麼生病之後要用食養?

俗話說「三分治,七分養」,中醫特別強調在治療疾病的後期或者恢復期,人體邪氣已清,脾胃會變得虛弱,這時就要飲食補養,來調節機體正氣,恢復健康。

食養要根據病證的性質及病後體質來選擇食物性味,比如:一個長期高熱的患者,通過清熱藥物的治療,後期可能導致津液耗傷。這時的飲食就要選擇一些生津養陰的食物,比如:甘蔗汁,老鴨湯,番茄,黃瓜等。食物與藥物類似,性味多樣,作用也繁雜。

簡單地歸類食物調補作用,可以包括:

・補氣類食物,如:山藥大米粥;

・補血類食物,如:動物肝臟、龍眼、大棗;

・補陽類食物,如:羊肉、核桃仁、韭菜;

・補陰類食物,如:木耳、銀耳、雪梨、百合。

shutterstock_1850069392.jpeg

(五)運動調節

(1)基本原則

中醫學認為運動養生是養生的重要手段,常見手法 包括導引、吐納、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傳統養生功法。這些功法可活動筋、骨、關節,可以達到調和臟腑氣血、疏通經絡、行氣活血及安心寧神,從而達到以下目的:

強身健體:運動可暢通經絡氣血,強壯筋骨,調節五臟六腑機能,亦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肌肉彈性,增強肌力。同時,運動還可改善人體代謝水平,減少患病風險;

預防衰老:中醫學認為陰陽失調、臟腑失調、氣血不足等會引起人體衰老。中醫的養生功法可以減慢人體的衰老過程,改善人體的代謝及臟腑生理功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及

調節身心、安神益智:中醫運動養生的特點是動靜相兼,「靜」主要體現在養神益智,「動」是以軀體活動為主。透過調控意念來排除雜念,加上通過軀體的協調運動,達到調整大腦的功能。

(2)常見的傳統養生功法

導引術:「導引」源於古代舞蹈動作,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的養生功法。中國湖南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導引圖》記載了40多種姿勢,是先秦時代導引術的總結。

五禽戲:五禽戲是華佗模仿鹿、熊、虎、猿、鳥五種禽獸的動作組編成的一套鍛煉身體功法,以形體運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及意念的導引類功法。形體模仿的五種動物的動作是:鹿的奔馳,以靈活腰腿;熊的倒臥翻滾,以暢通血脈;虎的勇猛剛威,以增長氣力;猿的攀援跳躍,以靈敏身手;鳥的展翅高飛,以悅心情。經常練習,可達到祛病強身之效。

太極拳:太極拳是一種拳法與導引相結合的健身術。它具有動靜交融、上下相隨、內外協調、神形相濟、首尾連貫、周身運轉、簡便易行等特點。目前太極拳受到國家體委推廣,因此較其他功法普及,常見的太極拳有二十四式、九十六式等。

(於2022年1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