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予

在「佛眼看生死——如何做到生死两相安」一文中,衍空法师说:

“如病人觉得来到世上走一转,总该遗留一些好的东西。那我们便该把握机会与他一起去关怀别人、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有的;这就是布施。布施可以包括分享财物、捐赠予有需要者。如果病人是想这样做,照顾者应该替他筹谋。西方的概念亦有遗赠世人的传统 (legacy)。”


看了之後有深切感受。

有些人觉得患上了顽疾,就是连自己也照顾不了,更遑论去帮助别人。这其实未必尽然。

患上癌症的朋友仍然有空间可想想,自己可否在接受治疗和休息以外的时间,利用历年积聚的知识和财富,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见过不少癌症康复者甚至是正在患癌症的朋友,都在不断发放正能量,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时间去当义工,例如在癌症病人资源中心服务,为同路人带来安慰。

在财富方面,除了留给至亲至爱外,亦可考虑是否有一部分可用作捐赠。如有这念头,自然会考虑到该捐赠给哪些慈善机构。在考虑期间需要思索和搜寻有关资料,这可令本来忧伤和无聊的日子变得积极和有目标,令自己的生命再次发出光辉,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玛窦福音 10:8 説:

            “你们白白得来的,也要白白分施。”

ch22_article13_p1.jpg


佛教亦宣扬布施行为,这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式。如果病人觉得来到世上走一转,总该遗留一些好的东西。那麽我们便该把握机会与他一起去关怀别人、与别人分享自己所有的,这就是布施。什麽是自己所有的?用简单的话来演绎,佛教徒说的「法布施」,就是以清净心为人宣讲如来正法,使闻者得乐,资长善根。普通人就是分享自己的知识、学问、人生经验、正面价值观等,以期可启发开导有缘人。对佛教徒而言,「财布施」包含内外两方面:一是捨身行菩萨道,一是把自己所拥有的衣食财物施予别人。

普通人在精神上,亦同样可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而贡献社会、国家、世界,以至全人类;而在物质捐献方面则本质相同吧。最後的「无畏布施」,即众生若有种种灾难怖畏之事,能够安慰他们,帮助他们免去内心的怖畏。大抵佛教中人是以佛学义理达到上述目的;而普通人则是凭自己的专业或个人修为去安抚解难除怖畏吧。

不论宗教信仰或不同人生观,我总相信,善念行善是普世的;帮助别人骨子里是帮助自己,有能力赠予,是自己莫大的福份。


王荣珍
24/4/22

 ch22_article13_p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