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这个疾病和成因

 

梁卓伟教授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

 

访问:王荣珍女士

资料整理:何仕扬医生
                  陈皓欣医生
                  程景谦先生

 

Prof-Gabriel-M-Leung_whitecoat_medium-shoot.jpg Janet Wong.jpg

(节录自「从公共卫生角度看癌症」文章)

 

癌症这个疾病

梁:癌症其实可以说是很多不同疾病的统称。就算是在我们身体的同一部分的癌症也可能是分成十多种不同的疾病,不过如果在有关部位均有一个异常细胞不受控繁殖和生长的情况,我们都会统称之为癌症。

从整个医学或公共衞生的角度而言,癌症多年以来一直是香港的头号杀手,当中有部分癌症类别个案数目有持续下跌走势,但亦有一些癌症类别的个案数字稳步上升,甚至乎近年於某些特定年龄群组中上升得更加厉害。
 
值得安慰的是,近年在预防癌症上,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及习惯,又或是在筛查及检测方面,均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在药物及治疗方法,甚至即使要动手术作治疗,亦可以缩小手术的规模,而在手术技巧上亦有了很大的进步。故此,今日最低限度有一半以上的癌病,是可以透过改变生活方式去预防;即使遇到无法预防,而需要进行治疗,在治疗办法上亦较以前进步 ,病人存活率以及生活质素均有所提升,让我们可以有不少新的希望。

325208582

王:据了解癌症的起因是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可不可以解释究竟人患癌症是「内在」(例如基因) 的因素强一些还是「外在」(例如环境) 的因素强一些呢?

梁:其实所有癌症都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有内因,亦有来自外在的威胁。

例如在先天方面,某些人的家族病史,显示了他们的基因较其他人有较大机会患上某些癌症。然而,始终需要有一些外来因素的刺激,才会令这些基因被启动 (switched on),导致病人患上癌症。
 
总括而言,我们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基因,不能选择自己的家族病史,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身的生活模式及习惯,并透过不同的预防措施,又或是早期检测,将癌症的发病率减至最低。

  

王:可否谈一谈医学界在抗癌方面多年来的发展?

梁:癌症这个疾病自古至今都存在,但说到我们真的能够认知到这个疾病,以至理解其病因、进而利用外科手术、化疗、电疗等较为传统的治疗方式,都不过是这几十年的事。

医学科技日新月异,进步的步伐相当迅速,所以我们绝对不是过去数百年以来均知悉如何医治癌症,而是到了近数十年我们才开始理解癌症是什麽一回事,跟著才逐步发展出不同的方法,直到现在我们才能对每一个个案进行精準治疗——-首先透过外科手术,从病人体内拿出癌细胞作详细基因及免疫测试和分析(例如是 生物标记(biomarker);癌症标记 (cancer marker)), 了解它们的构造以及是否存在不同的因素,进而透过适当的干扰方式,例如是透过免疫系统的干扰,又或是内分泌系统的干扰,以更加精準的方式去进行治疗,避免像传统化疗般,用「以毒攻毒」的方式,在把癌细胞杀掉的同时亦严重伤害到正常细胞,导致较严重的副作用。

现在的治疗方式较以往是更加精準(precise)、有规範(protocol)而细化(detailed) ,即使是在同一个器官的同一类型癌症,在不同病人身上,我们亦可以因应其不同的免疫功能、内分泌功能,以至癌细胞不同细胞组织的功能,为每一个病人度身订造(personalised)一套专属的疗程。

shutterstock_659631763

 

癌症的成因

王:既然香港的医疗系统水平很高,什麽癌症依然是头号杀手?我了解大肠癌、肺癌和乳癌是头三名夺去最多市民生命的癌症种类。

梁:都是同我们的生活习惯,例如我们的饮食,以及从小开始的环境因素有关。

香港过去的四、五十年是一个相当富裕的社会,所以在饮食方面可能不是太过均衡,较为著重肉类。同时市民生活步伐急促,饮食方面未必可以做到健康饮食,例如市民很多时会选择快餐,在运动量、工作和作息方面又未必能够做到最好平衡。

此外还有环境因素,例如大家都知道空气污染是和肺癌有关的。同时,环境的污染及其中的一些毒素亦可以导致所谓的内分泌失常(endocrine disrupters),又例如某些食物成分可以对荷尔蒙平衡造成衝击,亦可能与一些和荷尔蒙分泌有较大关係的癌症有关,例如乳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等妇女较常见的癌症。同时,饮食习惯当中肉类与蔬菜、纤维的比例,亦与大肠癌有关係。

此外,大家亦知道吸烟可以引致肺癌,其实吸烟与其他癌症亦有直接因果关係,例如膀胱癌。虽然现时香港十五岁以上吸烟者的占比已经降至约10%,在全世界当中算是不错的成绩,女士来说是3至4% 左右,但男性的吸烟率始终比较高,甚至超过15%以上,有大幅下调的空间。吸烟是癌症的第一号外在因素,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将控烟工作做得更好。

此外,酗酒亦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在一个城市之中,一些商业娱乐及应酬,又或是个人的生活习惯,这亦会增加患癌的机会。在以上的多个方面,我们都有不少的改进空间。

王:很多人认为压力是一个可能因素,照常理来看压力当然是不好的。但从科学角度,我们是否可以说压力导致癌症呢?

梁:在不同的科学文献中,很多人均会说,压力绝对是和疾病有关的,但是要确切的说压力与癌症之间有一个直接的因果连结,需要有详尽的科学依据,要做到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我们谈一谈想求證的理论 :
 

  • 一个正常细胞变成一个癌细胞是经过一个过程的,但期间人体是有内部机制去修复的;
  • 压力影响人的心理状况,进而影响脑内的化学反应;导致内分泌造成失常;经过长年累月的积聚,影响个人免疫系统及内在机制的抗癌功能,从而破坏修复的过程;
  • 人就会患上癌症。

 
理论是这样,但是我们能不能有足够医学理据去證实呢?
 
要科研上證实一个理论,需要对参与者的情况进行长期而仔细的量度,但你试想导致压力的因素何等複杂(工作上、家庭上、社交关係上等等);才能确定他的压力情况与癌病之间的关係,在医学上亦需要用随机对照试验 (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所以在医学上未有肯定文献,可以證实压力去到甚麽水平,就会引发癌症。

 

王:不过话虽如此,在常理上大家都接受压力对身体有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应尽力防止自己长期被压力所吞噬。

梁:这个当然。减压并不单是为了预防癌症,而是为了保持一个人整体的身、心健康。

但是要选择正确的减压方法。有些人会利用吸烟、酗酒、吸毒或暴饮暴食来减压,以至其他不良习惯,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除了会影响身体健康,亦会在心理或精神方面带来伤害。

王:在抗癌工作上你认为香港做得如何?

梁:我们可从预防、及早诊断和适当治疗等不同方面分析。

预防

在预防方面,最重要而具体的工作,就是控烟。如果这个工作做得好,很多类别的癌症发病率都会相应下跌。
 
其实香港在控烟方面做得不错,成年人口吸烟率大概是10%,这在先进国家已是不错的水平,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将这个百分比降低,这是一场需要持续去打的仗。比如在控制传统捲烟(俗称烟仔)方面,其中仍有改进空间,香港现时徵收的应课税率还未达到世衞的标準 (70%),而课税是单一最有效的控烟措施。近年来更多了电子烟、加热烟等产品,其更大的祸害是令年青人更容易接触烟草甚至上瘾,直到现时香港还没有法例去管制,希望立法会能够在今个会期内尽快立法。
 
而在个人层面,一个人应该从健康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方面来减低患癌的机会。其实从公共衞生角度看,这些原则用来预防所有慢性疾病都是非常恰当的。


及早诊断

在及早诊断方面可以分为群众和个人的层面。
 
群众的层面就是从宏观来看,什麽疾病进行人口筛查(screening)是最值得的。人口筛查就是筛查还没有病徵的人,希望能够找到他们患癌的先兆或者是前期病变(所谓 cancer precursors),并及早采取行动。
 
不同的癌症有不同做法,在大肠结肠癌方面,我们已经清楚知道无论是隐血检测或是透过大肠、结肠内窥镜进行检查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而政府亦已开始提供。

shutterstock_1054047983

在乳癌方面大家亦同意筛查是有效的。不过由於在流行病理学上西方女性和东方女性是颇为不同的,所以有较多事宜需要考虑,例如是从什麽年龄开始做筛查、应该怎样进行、是所有人都需要接受筛查,还是需要经过一个初步风险评估才做等。有关本地的论据已经做好了一个报告并已发布,希望可尽快落实。
 
在预防子宫颈癌方面,已知道PAP SMEAR(子宫颈抹片检查)和HPV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方法,不过在这方面政府暂时还未提供资助,需要市民作自费检测。
 
肺癌方面,在吸烟群组进行低剂量但精準度高的电脑扫描筛查,及早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亦是可以减低死亡率的方法。

 

(於2021年5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