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治疗癌症有关的不同专科医生

 

刘泽星教授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前主席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

 

访问:王荣珍女士

 

 Prof Lau_0.jpg Janet Wong.jpg

 

简介:

由於癌症是一种极为複杂的疾病(又或者说癌症其实是很多不同疾病的统称),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的分工非常精细。在这篇访问中刘泽星教授为我们详细解释诊断/治疗癌症牵涉的不同专科医生和他们的分工,让病人和照顾者对这个课题有更好的了解。

第一部份——香港专科医生的註册制度
第二部份——和治疗癌症有关的专科医生一覧
第三部份——治疗前(由最初怀疑有癌症到确诊)
第四部份——治疗阶段
第五部份——治疗後之持续监察

 

王: 一个人患上癌症,当然是立刻去寻找适当的医生治疗。在整个过程中,病人会遇上不同的专科医生,这是有必要的,因为癌症是一种很複杂的疾病( 又或者应该说其实是很多不同疾病的统称,只不过它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异常细胞不受控的繁殖),在整个治疗领域医生会有很严谨的分工,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

不过话虽如此,无可否认有时这会令病人和照顾者觉得迷惘。

今天我非常荣幸请到香港医学专科学院前主席刘泽星教授和我们解释一下。
教授非常感激你。

刘:不用客气。

 shutterstock_690942994.jpg

 

第一部份——香港专科医生的註册制度

王:或者我们从基础谈起。

我了解医生在获得「专科医生」的名衔之前,必需先得到香港医学专科学院(简称「医专」)的认可,可否先和我们解释一下医专这个组织?

刘:香港医学专科学院是根据「香港医学专科学院条例」 (Cap.419) 正式成立,以满足社会对大学以上程度医学教育与培训的需求。

医专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鼓励延续医学教育、提高专业及执业操守与专科执业水準;提升执业医生间的合作精神等。它是一所独立的法定机构,负责监察及评核所有医学专科训练,并颁授有关资格,同时亦负责提供延续医学教育。

王:那麽现时香港註册专科医生的制度是怎样的?

刘:专科医生名册於一九九八年设立,为取得不同专科资格的註册医生提供专科註册。任何註册医生如符合以下要求,可向医务委员会申请将他的姓名列入专科医生名册内的某一专科下:

(a) 已获颁授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名衔,及获香港医学专科学院證明他已完成有关专科的大学以上程度的医学训练,并符合有关专科的延续医学教育的规定;或

(b)已获香港医学专科学院證明他已达到相当於医学专科学院为颁授其院士名衔而承认的专业标準,且获證明他已完成相当於医学专科学院为有关专科而建议的研究生程度的医学训练,并符合有关专科的延续医学教育的规定。

只有名列专科医生名册的医生才可称为「专科医生」,并可使用「XX专科的专科医生」名衔。

目前,专科医生名册内共有14个学院,其中包括 62 个医学专科(以上不包括牙科专科)。

 shutterstock_2150171313.jpg

 

第二部份——和治疗癌症有关的专科医生一覧

王:在了解过专科医生的註册制度之後,我们现在就谈一谈癌症病人在整个治疗旅途中遇见的不同类别的专科医生。

在访问之前我做了一些资料蒐集,发现牵涉的医生种类真是非常之多——有十多种。

刘:我建议为了较有系统的讨论,我们以病人旅程作为一个基础——就是分治疗前;治疗期间和治疗後之监察。

整体来看,情况如下:

 table.jpg

 shutterstock_1239786040.jpg

 

第三部份——治疗前(由最初怀疑有癌症到确诊)

王:真是颇为複杂,那麽我们现在便详细讨论。

首先请和我们谈一谈治疗前(即是由最初怀疑有癌症到确诊)病人会遇到的不同类别医生。

刘:

1/普通科医生(general practitioner)
2/家庭医生(family medicine )

癌症病人很多时是因为有不舒服看普通科医生或是家庭医生,或是在例行医疗检查中发现癌症的,所以很多时最初牵涉到的医生是普通科医生或者是家庭医生。

王:很多人都分不清普通科医生和家庭医生,请问两者如何区别?

刘:最重要的是家庭医生(family medicine )是14个专科学院之一,医生需要经过六年培训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有关资格。

王:如果普通科医生或是家庭医生怀疑病人有癌症,是否会安排他作检查?或是会立刻转介他到有关癌症/器官的专科医生?

刘:普通科医生或是家庭医生可以替病人安排一些基本的检测(例如如果怀疑病人可能患上乳癌便可安排病人做乳房X光造型检查(mammogram) ;如果怀疑病人可能患上前列腺癌便可安排病人做前列腺特异抗原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检测。但如果普通科医生或是家庭科医生已经颇为肯定病人患的是癌症,他们便会立刻转介病人去看专科医生(又或者会跟随病人的意愿,转介他去医管局核下的医院)。

3/专科医生(specialist)

刘:简单来说,就是病人如果肺有问题就是去看胸肺科、前列腺有问题就去看泌尿科。

专科医生对於他「专科」的器官有深刻的认识,可为癌症病人作详细解释、甚至提供某些治疗。不过在大部份情况,他都会转介癌症病人到肿瘤科医生治疗及跟进。

无论如何医生都要以病人的福祉为依归,尽快令他得到需要的检查和治疗,因为癌症越早被发现,根治的机会就越高。

王:检测方面又如何呢?

刘:检测可以按病人的需要安排 - 例如验血、磁力共振、电脑扫描、内窥镜检查等。

4/影像及介入放射科医生(radiologist)

如果是需要用影像透视身体的状况,那麽做不同检测的可以是有关器官的专科医生(较简单的-例如是超声波)或者是影像及放射科医生(较複杂的-例如是磁力共振)。後者很少直接接触病人,而多是把检测结果交回给主诊医生,由主诊医生向病人解释及跟进。

5/病理科医生(pathologist )

如有需要医生会替病人抽取一些组织,进行活体检测(biopsy ),去了解癌细胞(如有)的种类和特性。这就需要病理学家的支援了。我们常说显微镜是会告诉医生很多事情的。

医生亦可从病人的血液去了解他身体的状况,例如检查不同的蛋白,如有需要更可进行肿瘤标记(癌指数)检测(tumour marker),例如应用於前列腺癌的 PSA。不过有一点值得提出的就是肿瘤标记通常只是作为辅助或追踪病情之用,不能单靠肿瘤标记作为确诊的基础。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的肿瘤标记有异常亦不要太过害怕,应该找医生详细跟进。

近年来由於在检测方面有很好的进展,所以很多癌症病人都能够在较早期发现/确诊疾病,从而进行治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的机会。

和影像及介入放射科医生一样,病理科医生很少直接接触病人,都是将检测的结果交给主诊医生,由主诊医生和病人跟进。


 shutterstock_1715367766.jpg

 

第四部份——治疗阶段

王:那麽在确诊之後便需要展开治疗,情况又如何呢?会牵涉到什麽专科医生?

刘:这会根据情况牵涉以下的各专科医生:

1/外科医生(surgeon)

如果病人患的癌症仍属早期未有扩散,外科医生便会建议以手术切除。如癌细胞没有扩散,手术治疗是可以根治癌症的。

外科医生亦多有特定领域(sub-specialty),例如是胸肺、上消化系统、泌尿、肝胆胰等。

在手术切除之後医生亦会将病人的组织拿去给病理科医生化验,目的是要确实知道细胞的特性,策划将来的治疗方向。

如果病人患的癌症已经扩散,大多不建议做手术切除,那病人便需要接受「非手术治疗」。这就是牵涉到肿瘤科医生的工作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早年治疗癌症多以「单一治疗」(例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等),但近年来已趋向「混合治疗」(combination therapy ),就是有策略性地用不同方法去攻击癌细胞,以达致最好的医疗效果,同时亦儘量减低副作用。

所以就更加需要不同专科医生合作为病人提供一个最好的治疗方案。

2/肿瘤科医生(oncologist)

王:明白,那麽我们现在就谈一谈「非手术治疗」,或者是肿瘤科医生的工作了。

刘:如果肿瘤已经扩散并不能进行手术切除,又或者治疗癌症本身亦不适宜使用手术切除(例如血癌又或是以电疗作为第一线治疗的鼻咽癌),那麽病人便需接受其他治疗。这包括:

——其他局部性治疗(local treatment ):包括放射治疗 (radiotherapy) 或介入放射治疗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系统性治疗(systemic treatment ):很多时又称为「药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标靶治疗(target therapy )、荷尔蒙治疗(hormonal therapy )及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

王:我了解肿瘤科医生又再分为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clinical oncologist) 和内科肿瘤科专科医生 (medical oncologist),可否和我们解释一下?

刘:其实两者的工作有很大的重叠,如果要细分就是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较为侧重放射治疗;而内科肿瘤科专科医生会较侧重药物治疗(例如近年来兴起的免疫治疗)。有这样的分野亦可以说是因为历史理由。

3/血液科医生(hematologist)

王: 还有血液科医生?

刘:大部份的癌症涉及某一个器官,例如前列腺、肺、胃等,这些称为 「solid tumour 」,治疗由肿瘤科医生(oncologist) 负责。但如果病人患的是和血液系统有关的癌症,例如白血病、淋巴肿瘤等,便由血液科医生(hematologist )负责。

4/介入放射治疗医生(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

王:什麽是介入放射治疗?

刘:介入放射治疗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就是医生利用造影技术作为引导,令一个适当的仪器进入病人体内透视其中情况并同时进行检测或治疗程序。它是一种介乎手术(surgery )和系统性治疗(systemic treatment )之间的选择。

近年来在肝癌治疗中大家可能听过一种名叫 TACE或「经肝动脉栓塞化疗 (Transarterial Chemo Embolisation) 的治疗,这就是介入放射治疗。

5/纾缓治疗(palliative medicine doctor)

王:如果病人的癌症不幸步入晚期,那便需要纾缓治疗?

刘:纾缓治疗是为末期病患者(包括癌症病患者)和家庭提供的专门全人治疗,目的是通过早期评估及介入处理,减轻病人的痛楚及其他症状、心理和灵性方面的需要,并且尽量改善病人及其家人的生活质素,缓解他们身、心所受的痛苦 。这个时候便需要纾缓治疗医生了。

王:了解以上的专科都是和癌症治疗有直接的关係,但我了解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专科医生提供支援。

刘:是的,有另外一些专科医生虽然没有站得那麽前,但他们的支援是非常重要的。

6/麻醉科医生(anesthetist)

在病人接受手术或是介入放射性治疗之际,都需要麻醉科医生支援。而在痛楚管理方面,麻醉科医生亦有一个重要的角色。

7/各类专科医生(specialist )

如果癌症病人有其他疾病(comorbidity ),那便需要其他专科医生支援。例如病人如果有心脏问题便需要心脏科医生支援;有肾脏问题便需要泌尿科医生支援等。

又如果病人是老人家的话,他很多时都有其他疾病例如血压高、心脏病等。所以在治疗期间或之後,亦可能牵涉到老人科( geriatrics)医生。

8/病理科医生(pathologist )

如以上提及,在手术切除之後,医生亦会将病人肿瘤组织拿去化验,确切知道肿瘤的特性,这对日後掣订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这便需要病理科医生的支援。

9/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

如果病人情绪因为疾病而严重受影响,例如长期失眠、甚至有自杀的倾向,则可能需要看精神科医生(或是临床心理学家),但这情况并不常见。

王: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那麽多专科医生牵涉同一个病人的治疗,那麽沟通不是极其複杂吗?

刘:癌症是一种极为複杂的疾病,为了给病人最好的治疗,不同学科的专科医生需要通力合作,所以很多时他们会开综合治疗专家会议(multi-disciplinary conference ),讨论病人的病情和什麽是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除了医生会开综合治疗专家会议之外,如有需要医生亦会和其他职系的同事(例如物理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等)开联席会议,看看整体上如何给病人最好的照料。

 shutterstock_1528360379.jpg

 

第五部份——治疗後之持续监察

王:那麽治疗後之监察如何?

刘:在治疗之後,医生(一般是肿瘤科医生)会评估治疗是不是达致原有的目标。

如果治疗未能达致「治愈」的目标,那医生便会和病人商讨继续治疗的可能性、不同选择等等。如果治疗已达致「治愈」的目标,那病人就会走上康复之路。不过虽然如是,医生仍需持续监察病人的情况,确保癌症没有复发,或如果复发便立即去处理。

一般情况下为病人持续监察的是肿瘤科医生,但有些情况亦可由有关器官的专科医生负责,例如如果前列腺病人在做过前列腺手术切除之後疾病似乎已获得全面根治,那麽亦可以由泌尿科医生监察。

王:教授非常感激你今天和我们分享了那麽多。

刘:不用客气。

(定稿於2022年10月)

 shutterstock_166771816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