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癌症之基本原则

 

林志秀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
院长

 

访问:王荣珍女士

 

资料整理:穆斐文女士
                  曲廖秀芳女士
                  甘秀雁女士

 

 Photo_ZXLin.jpg Janet Wong.jpg

 

 

简介:

中医是如何治疗癌症的呢?在这篇文章中,林志秀教授为我们详细解释中医是如何理解癌症;而理解之後治疗癌症的基本原则又是什麽,特别是在扶正祛邪和纾缓癌症副作用方面有详尽的解释。

 

第一部份——中医如何理解癌症
第二部份——中医治疗癌症之基本原则——扶正袪邪
第三部份——中医如何纾缓癌症治疗之副作用
第四部份——康复後的处理和如何防範复发
第五部份——针灸或其他外用治疗

 

第一部份——中医如何理解癌症

王:很多癌症病人在接受西医治疗之时,亦想同时接受中医治疗。

今天我很高兴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所所长林志秀教授和我们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

感谢你教授。

林:不要客气。

王:可否和我们解释一下从中医角度,怎麽看癌症这个疾病?例如它的成因?

林:「癌症」是各种恶性肿瘤的总称,它包含各种不同种类的肿瘤,如香港十分常见的肝癌、肺癌、乳腺癌、大肠癌、鼻咽癌等。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是因为身体的脏腑气血虚损为本,多种病理性产物如痰湿瘀毒互结为标,逐渐积聚为肿块的结果。这里所说的痰湿,是人体脏腑功能异常,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性物质。瘀,即瘀血,为血液运行障碍所产生的病理性物质。

当然,不同的癌症,其具体的病因也有不同,但从中医宏观角度来看,一个人如果脏腑正气不足,痰湿瘀互结,身体内便容易形成癌肿。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幹」,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身体正气充足(就如西医所说的免疫力强),就算有一些不利的因素的影响,例如恶劣的生活环境,或是接触到致病的病菌,我们亦不会患病。反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意思是说,我们身体患病的原因,是因为身体的正气(抵抗力)虚弱的结果。

王:请问中医和西医在治疗癌症方面有那些最大的分别?

林:主要有两方面的分别。

对於恶性肿瘤,西医治疗主要目的是消灭癌细胞,所用的手段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俗称电疗)、化学疗法,以及近来发展起来的标靶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等。虽然西医治疗癌症的手段五花八门,但其最终目的是消除肿块,消灭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其著眼点是病人患癌的局部。而中医在治疗癌症时,注重整体观,强调「固本培元」,帮助提升病人的抵抗力,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主要著眼於患癌的人。换句话说,西医是较为organ based或disease based,而中医则是较为「全人」(holism)。

我觉得中西医治疗癌症的措施各有优缺点,若能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将会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shutterstock_1117381700.jpeg

第二部份——中医治疗癌症之基本原则——扶正袪邪

王:请问从中医角度是怎样治疗癌症的?

林:以香港现在的医疗环境,癌症的治疗,除非是特殊情况(例如病人年老或特别虚弱),一般是以西医治疗为主,辅助以中医中药治疗。很多病人都是在做完手术、或接受过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之後,身体变得虚弱,而来寻求中医调理;又或是在治疗期间,请中医师提供一些方法去减低西医治疗的副作用。据统计,在本港的癌症患者中,超过八成都接受不同程度的中医药治疗和调理。同时亦可以帮助癌症病人纾缓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使患者能有较强的体魄和好的生活质素来面对患疾。

具体来说,中医治疗癌症的的基本原则,就是「扶正祛邪」。

「扶正」方面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扶正」是最重要的策略。所谓扶正,也称固本培元,即是扶助人体的防禦能力,来对抗邪气,促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正常功能。具体操作上,中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的脏腑功能失调情况,以及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而采取针对性的调理方法。按照病人的症状,中医就会为其作适当的调理,例如为病人调理气、血、阴、阳等。

王:可否为我们深入浅出的解释一下,因为这些中名词都是我们常常听见的,但却不大理解。

同时可不可以在每一个部份都告诉我们一些中医常用的药物,令我们在看药单的时候有一个概念?

林:好的。先解释我们常听到的中医名词「气」。气是中医特有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西医学里是没有这个词的,也没有这个概念。

王:如果要翻译,「气」的英文是不是energy?

林:準确来说是bio-energy或vital energy,现在在很多英文中医书籍中常翻译为chi,是中文「气」的拼音。

中医学中所说的「气」,是指构成我们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它同时也是维持我们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的气,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包括防禦作用、推动作用、温熙作用、固摄作用和营养作用等。人体如果没有气,人体便会丧失赖以维持生命的生理功能。如果一个人的「气」不足,便会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例如面色苍白、呼吸短促、怕冷,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

在中医学治疗学中,我们用补法来治疗一些虚弱的症状,身体中的气血阴阳不足,可以用补法进行调理,气不足则补气,血不足则补血,以此类推。

「气虚」便需要补气;常用的补气中药包括:人参、黄蓍(又称北蓍)、党参、太子参、茯苓、白朮、淮山药等。

shutterstock_718252861.jpeg

王:那麽「血」是不是指西医的循环系统?如果病人「血虚」又可以如何「补血」

林:中西医对「血」的认识基本相同,都是指在血管里流动的红色液体。血是构成我们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它富有营养,且具有滋润作用。如果一个人的「血」不足或亏虚,便会表现出一系列临床症状,例如面色萎黄无华、头晕心悸、失眠健忘、肌肤乾燥、肌体麻木等。

「血虚」就需要补血;常用的中药包括:当归、熟地黄、阿胶、白芍、大枣、鸡血藤等。

王:那麽「阴」又是什麽?

林:中医用阴阳将人体内各种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物质加於区分,把具有能化生血液、具有濡养和抑制阳热作用的物质,称为「营阴」或「阴分」。将具有固护、温熙机体作用的成分,称为「阳气」。

如果一个人「阴虚」,便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如形体消瘦,口乾咽燥,潮热盗汗,大便乾燥,小便黄短等。

我们可以通过「养阴」的方法来治疗阴虚的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石斛、天花粉、桑椹子、女贞子等。

同理,如果一个人的「阳气」不足,可以出现相反的临床症状,如怕冷,面色白,四肢不温,口淡不渴,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

我们可以通过「补阳」的方法来纠正阳虚的状态。常用的中药包括鹿茸、肉苁蓉、淫羊藿、巴戟天、锁阳、补骨脂、菟丝子、肉桂等。

王:所以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的身体缺乏什麽、就补什麽?

林:是的,补法即是缺什麽就补什麽。其实中医的治疗法则是简单而直接的,可以说是「大道不繁」。

shutterstock_118852330.jpeg

「祛邪」方面

王:请问「袪」这个字的意思是什麽?而「邪」的意思又是什麽?

林:中医学所说的「祛」,即是驱除的意思。「邪」是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疠气(具有传染性的病因)、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寄生蟲、外伤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如痰饮、瘀血、食积)等。

王:那麽我们如何「祛邪」?在癌症患者中如何体现?

林:「祛邪」为中医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简而言之,即是将令我们致病的邪气驱除出体外。

在中医来说病人如果有癌症,通常便会出现「痰瘀互结」的情况。「痰」就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产物;而「瘀」就是血液运行障碍的产物。「互结」的意思就是痰和瘀血互相结聚在一起而形成了有形的肿块。其实这些都是一些病理性的产品,翻译成英文便是pathological products,这些产物是身体脏腑机能障碍的产物,但它们反过来又会扰乱身体的脏腑功能而产生新的疾病。

王:那具体上中医可以怎样治疗病人?

林:针对痰瘀互结的病理产物,中医师就会以「化痰」、「软坚散结」、「散瘀」、「消肿解毒」等手段来治理。

「化痰」就是祛痰或消痰,主要针对痰证的治疗方法。常用的化痰药物包括浙贝母、川贝母、陈皮、半夏、瓜蒌皮、竹茹,胆南星、桔梗等。

「软坚散结」就是用具有软坚功效的药物来治疗痰浊瘀血等结聚有形的病證,是针对癌症肿块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软坚散结的药物包括海藻、昆布、半夏、牡蛎、天花粉、山慈菇等。

「散瘀」就是活血化瘀,即使通畅血液运行,消散瘀血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红花、桃仁、川芎、赤芍药、三棱、莪术、当归尾、丹参等。

至於「消肿解毒」方面,癌症和各种身体器官发炎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所以中医就会用清热解毒消肿的方法来治理。常用的药物包括薏苡仁、泽泻、猪苓、车前子、肿节风、益母草、蒲公英等。

王:正如刚才所说西医治疗癌症主要的手段就是歼灭癌细胞,例如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那麽在中医方面,会不会除了「固本培元」之外,亦会用一些药物去杀掉癌细胞?

林:有的,在中医治疗癌症的临床实践中,在扶正固本的同时,常常会同时应用一些具有抗癌功效的中药来对抗癌症本身。在治疗癌症的处方中常常会加入一些具有抗癌药理活性的中药,例如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藤梨根,山慈菇,石打穿等。这些药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能。中药药理研究表明,这些药物中含有一些能阻止癌细胞分裂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化学物质。

不过在杀灭癌细胞方面当然是西医放化疗的治疗更为迅速和有效。而且当我们说这些中药具有抗癌功效,是基於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经验,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循證医学的方法来證实其抗癌药效。

shutterstock_524250877.jpeg

第三部份——中医如何纾缓癌症治疗之副作用

王:了解中医在纾缓癌症治疗的副作用方面也有一个重要的角色。

电疗方面

王:在电疗之後病人有很多副作用,中药可以怎样帮助?

林:我们就以一种颇为常见的癌症—鼻咽癌—为例讨论一下。

病人在进行电疗之後,很多时会出现味觉受损的情况;而病人的唾液腺和眼泪分泌系统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使口腔和眼睛变得非常乾燥,皮肤方面也因电疗的能量造成烧灼伤、颈部皮肤会变黑、乾燥和脱皮等现象。这些现象中医辨證为气阴两伤。治疗上中医师就会以「养阴益气、清热解毒」的方法去帮助病人,常用沙参麦冬汤来进行调理,一般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化学治疗

王:病人在化疗之後很多时都要面对很多副作用,例如白血球红血球数量减低;呕吐;和外周神经损伤等。

或者我们谈一谈在已谈到的副作用方面,中医可以如何帮得上忙。

林:好的。

白血球红血球减低

王:病人在每次化疗之前,医生都需要病人检查白血球和红血球的水平。如果水平太低,便可能需要暂停治疗,这样会影响疗程的顺利进行。请问中医师可以如何协助?

林:化疗引起的白血球和红血球的水準过低,属於中医所说的气血两虚證。我们会用益气补血类中药替病人调理,这些中药具有增加红血球和白血球的生长功能。

最常用的中药方剂叫做「八珍汤」,该方由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合併而成。四君子汤含有人参、茯苓、白朮和甘草,而四物汤则由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等组成。另外,花生衣、黄蓍、鸡血藤和牛角腮亦是经常包括在处方里的。这些中药在临床应用上,能改善癌症患者因化疗引起的白血球和红血球降低。

呕吐

王:呕吐是一种最常见的化疗副作用,虽然现在在控制呕吐方面西药有很好的成效,不过依然想问在中医药方面可以如何处理?

林:化疗所引起的呕吐症状,中医认为是化疗药物损伤肠胃功能,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结果。治疗上常用的是「小半夏汤」,该方是由两种中药组成,即是半夏和生薑,该方具有和胃降逆止呕的功效,对治疗各种呕吐都有较好的效果。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半夏有小毒,要按照中医师指示才可安全服用。

shutterstock_219596356.jpeg

神经损伤

王:在化疗之後,很多时病人都有一种名为「神经损伤」的副作用,请问中医药在这方面可否提供纾缓的方法?

林:某些化疗药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患者的周围神经,造成周围神经损伤病变。症状多集中在手指和脚趾部位:包括麻痹和感觉迟钝,对冷热温度的感觉不灵敏,同时还有刺痛,灼热和触电感。

这些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些病人在抗癌药物治疗完成後不久,症状即告消失;但有些病人则可缠绵一段时间(以数月或年计),而少数严重者,更可能不会完全消退。

在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面,中医主要运用针灸进行治疗,纾缓患者的疼痛、麻痹和针刺样不适的感觉。文献资料表明,针刺疗法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shutterstock_1481344412.jpeg

第四部份——康复後的处理和如何防範复发

王:那麽在康复以後又怎样?又如何尽量防範癌症复发?

林:预防癌症复发,其主要的原则和措施和癌症的治疗一样,还是「扶正和祛邪」,即使病人康复,还需继续维持好的体魄,那就是「扶正」。如果还是有复发的可能,那便需要继续「祛邪」。

中医师会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患者体质的强弱等因素进行调整两者的比例,希望达至最好的效果。另据中医名家的经验,一些食疗方对防止癌症的复发,也有一定的裨益。癌症康复者可以用薏苡仁60-120克,茯苓30克,灵芝10克等炖煮,每日服用。

shutterstock_78454186_0.jpeg

第五部份——针灸或其他外用治疗

王:刚才我们略略谈到针灸。

了解中医除了「内治」(就是服食中药)之外,亦有「外治」,包括药物外敷、热熨、薰洗、针灸、艾灸、推拿等。

近年来西方医学亦接受在痛楚管理方面针灸有一定的作用。想教授替我们解释一下针灸的基本原理。

林:针灸是中医诸多疗法中十分常用的一种方法。目前针灸在临床上的运用,主要是用来治疗各种痛症和调节身体的免疫抵抗力。

简单来说,针灸就是利用针具或艾灸等方法去刺激身体经络或穴道,引起一连串的生理效应,从而达到调节身体脏腑功能,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病减痛的功用。

王:请问机理或pathway是如何呢?

林:中医师把针刺在病人的穴道,并进行适当的撚转提插等手法操作,刺激人体中的神经末梢(nerve endings),人体便会产生天然的内源性镇痛物质(endogenous opioids,如脑啡肽,强啡太等物质),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十分强大的镇痛效应,有助病人减低痛楚的感觉。

王:请问针灸对那些症状最有作用?

林: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十几年前推介几十种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包括腰背痛、面部肌肉疼痛、网球肘、坐骨神经痛、退行性关节炎、肩周炎、偏头痛、中风後遗症、面神经麻痹、抑鬱症、焦虑症、失眠、阳痿、痛经、化疗引起的呕吐等等。

可以说针灸具有甚为广泛的适应症,尤其对各种痛症具有较好的疗效。

王:中药治疗亦包括热敷、艾灸等,都是使用热力的,请问是甚麽原理呢?

林:热敷和艾灸也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法。中医说「通则不痛」,疼痛的发生都是因为经络中的气血流通不畅所至,热敷和艾灸热力能令血气流通、从而达到血气通畅,「温通经络,通则不痛」的效果。

王:今日很感激教授和我们分享了那麽多。

林:不用客气。

(於2021年12月定稿)

shutterstock_75183091.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