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防癌会麦绍坚伉俪中西医结合中心

 

刘宇龙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
临床部中医临床教授

李兆康医生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

 

访问:王荣珍女士

 

资料整理:胡宝玲女士
                  甘秀雁女士

 

yulong lau_0.jpg  Siu Hong Lee.jpeg Janet Wong.jpg

 

简介:

有癌症病人说虽然自己有一方面看西医、另一方面看中医,但始终中间好像有一个「灰色地带」不大清楚。所以如果能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和一位中医和一位西医直接讨论,情况就更理想。

 

香港防癌会於2012年成立「香港防癌会麦绍坚伉俪中西医结合中心」。癌症病人在该中心可选择由肿瘤专科西医及中医师一同会诊,为癌症病人建议/订立/覆检治疗方案,及解答病人心中的疑难。在这篇访问中刘宇龙教授和李兆康医生会和大家解释中心成立的理念和中西医会诊的优点。
 

第一部份——中心成立的目的
第二部份——中、西医药结合
第三部份——病人、中医、西医之互动——会诊

 

第一部份——中心成立的目的

王:刘教授、李医生,今天非常感谢两位和我们谈一谈香港防癌会中西医结合中心的运作。

刘、李:不用客气。

王:首先可不可以说一说这个中心成立的理念?

刘:香港是一个华人社会,很多病人在接受西医治疗的时候也想看中医,希望藉此提高治癒机会。

西医以精确的诊断、手术、化疗及放射治疗为主,以临床实證为基础,针对主瘤及扩散转移的肿瘤细胞,对症下药,控制肿瘤效果较强,但存在相应的毒副作用,部份身体较差的病友难以耐受。

中医药抗肿瘤则作用较温和,其优势在於整体调理病人体质并增强免疫力,改善病人生活质素。

中西医诊治肿瘤各有优缺点,肿瘤诊治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可取长补短。

有鑑於此,香港防癌会於2012年,在麦绍坚医生伉俪慷慨捐助下,在会址设立香港防癌会麦绍坚伉俪中西医结合化疗中心。癌症病人在本中心可选择由本会的肿瘤专科西医及「香港防癌会-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中心」专门诊治癌症的中医师一同会诊,并共同为癌症病人建议/订立适切的治疗方案,让病人把握时间启动治疗程序,提升治疗效果及减轻癌症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shutterstock_55919470.jpeg

第二部份——中、西医药结合

西医的角度

王:李医生,请问作为一位西医你对中西医药结合这个概念有什麽看法?

李:在香港,癌症病人看西医时,同时看中医是很普遍的,但很多时他们在心里存在忧虑,例如他们会担心吃了中药会不会影响西医治疗的成效(例如减低化疗的效用)、或是进食中药和西药可有衝突等。有些更听说吃中药可能会吸入一些矿物或化学物质,对身体有负面影响。

所以有些病人会直接询问医生:「我食中药得唔得?」又或者是:「我做化疗时食中药好像舒服点,但会不会影响化疗的治疗效用呢?」但有一些则害怕西医不高兴而不敢告诉主诊医生,但一面服用中药一面又担心。

其实我们西医亦了解在处理一些症状或副作用的时候,西医是有局限的。而中医治疗就提供另外一个选择。既然病人想要尝试这个选择,我们便应该尊重他,没有理由去阻挠。所以如果病人告诉我他在接受西医治疗的时候亦接受中医治疗,我便会尽力去配合,例如帮他验血,留意身体有没有一些特别的变化,例如肝酵素过高等。

王:其实我也常听説吃了中药肝酵素会升高,请问这是什麽理由?

李:这是因为中药亦含有化学成分,需要我们的肝脏来分解,而当肝的活动高的时候肝酵素便会升高。但我有一点想指出的是,就是一个病人在接受西医治疗的时候肝酵素也可能会升高,并不一定归咎於中药。例如病人在接受化学治疗的时候肝酵素亦会升高,因为化疗本身便是是把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进入病人的循环系统,从而歼灭癌细胞,这些化学物质亦需要由肝脏分解而令肝酵素升高。

shutterstock_1682125726_0.jpeg

中医的角度

王:可不可以请刘教授和我们解释一下中医在治疗癌症方面有什麽角色?

刘:可以。

主要有三方面:

纾缓症状,改善生活质素

  1. 纾缓症状,改善生活质素;
  2. 减轻化疗放疗靶向药物之毒副反应;及
  3. 调理病人身体、提升免疫能力、「固本培元」。

王:我们现在就不如逐点讨论。

刘:好的。

纾缓症状,改善生活质素

刘:癌症患者存在各种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素,也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中医师通过:

  •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收集病人的资料;
  • 分析病因、发病机理;
  • 辨别体质类型(證型);
  • 拟定治法;
  • 然後处方,施以汤药,针灸,外用膏药,食疗等。

目的是达到扶正祛邪,补虚泻实,改善减轻不适及痛苦症状,提升生活质素。

比如,患者确诊癌症後,多数存在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困扰,中医可以透过疏肝解鬱,调节心神的方法,纾解患者的鬱闷,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配合中西医的诊治,从而取得较佳的疗效。中医的宁心安神也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素。其馀症状,比如食慾差、恶心、呕吐、腹泻、腰痛、咳嗽等亦可透过中医综合治疗得到纾缓。

减轻化疗放疗靶向药物之毒副反应

另外就是减轻化疗、放疗、靶向药物之毒副反应。

化学治疗

患者接受化疗时,因为化疗本身就是把有毒的药物输进病人身体内,虽然可以杀掉或抑制癌细胞,但同时亦会为生长增值快的正常细胞(比如骨髓,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毛囊细胞等)带来很大伤害。

化疗後因为消化道副反应较为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医采用健脾和胃的方法对治。化疗亦导致骨髓增生抑制,出现贫血,白血球及血小板下降,中医采用补气养血,补肾生髓治法治疗。中医药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可以让患者準时完成化疗疗程。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常可产生急慢性放射副反应,比如放射性脑病引起头痛,放射性肺炎导致咳嗽,放射性食道炎会出现吞嚥後胸骨疼痛,放射性直肠炎可出现便血等。中医认为放射线乃热毒之邪,容易造成照射局部之气津,气阴两伤。中医以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为法,可大大减轻放射局部的不适症状。

靶向药

又如靶向药常可出现皮疹,腹泻等副作用。中药采用清热凉血,润肺,健脾等法可对症治疗,纾缓皮疹腹泻症状。

shutterstock_2087470816_0.jpeg

调理病人身体、提升免疫能力、「固本培元」

之後就是调理病人身体,提升免疫能力,就是所谓「固本培元」。中医重点调「补脾肾」:

- 「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为生命原动力,内脏肾精,主骨生髓,对抗疾病甚为关键。「脾胃」为後天之本,脾胃健运,消化吸收功能完善,方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必需营养素。

所以,固本培元应该以调补脾肾为要。故有“养正积自消”的说话。用现今的话来说,就是人体免疫功能强大,得肿瘤机会更少,即使得肿瘤,康复也快。

王:教授,以上说的都是利用中药来纾缓副作用或强化病人的身体,请问中药本身可不可以杀掉癌细胞,即是直接做到「抗癌」?

刘:在消灭癌细胞的速度西医远远快过中医。所以当病人有癌症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要接受西医详细的检测、确切掌握病人的病情。如果是要进行治疗(例如是手术、放射治疗等)病人都应该尽快接受,不要拖延。

所以当病人来求诊的时候,我第一件事就是清楚了解其在西医治疗方面的情况。在我了解过之後,我便会向他解释中医可从什麽角度帮到他,和在时间方面的安排。例如我会解释他在接受化疗之後会有什麽副作用,而那些副作用可以用中药来纾缓。

中医药在多数情况下难以缩小肿瘤,虽然有部份病例显示患者肿瘤缩小,但属於少数个案。但仍然不可否认中药有温和的抑制肿瘤作用,为长期服用中药的患者将肿瘤生长速度减慢。瘤体稳定便达致长期高质量的带瘤生存。相较於纯中医缩小肿瘤的难度较高,中医药降低癌症指数要容易的多。

王:我了解前列腺癌第一线的治疗都是手术切除,而在手术切除之後,PSA应该是零。但是万一病人的PSA回升便需要进行电疗。从中医角度,这些都是事不宜迟的,对吗?

刘:是的。西医在治疗前列腺癌已有一套非常完善的规範,所以病人应该跟随主诊医生的建议尽快接受治疗。

shutterstock_725497024.jpeg

第三部份——病人、中医、西医之互动——会诊

王:香港人在西医治疗的时候看中医是非常普通的,希望能够中西合璧或是「中西医药结合」,不过这种「中西医药结合」其实是在两个不同地点发生的、由一位西医和一位中医「分别」为病人诊治,当中西医和中医互不认识、亦没有任何交流,换句话说不能做到「互动」。

但是在香港防癌会的中西医结合中心会诊,是中医师和西医「同时」会见病人的,这个做法在香港是非常独特。

可不可以和我们解释一下具体的安排?

会诊的流程

李:流程大概是这样的:

病人会同一时间和中医师和西医会面。

他来的时候会携带他所有的医疗记录,中医和西医均会详细审视这些资料,并向病人适当提问,以完全了解他的情况。

一般来说,病人来的时候已在医管局或私家医生处进行过检测甚至是已经开始治疗。作为西医,我会详细审视所有检测报告(例如是X光片、磁力共振或电脑扫描结果)、直到此刻病人的治疗记录、和了解病人现时身体情况等,从而向他详细解释。例如他将来进行的治疗会遇见什麽副作用、那些副作用可以用西医治疗迅速处理得到;又有那些从经验来看,西医治疗是有局限的。

例如是肺癌,有某一些标靶治疗会令病人的面部和颈部生出很多红疹或水泡,这些令病人极度难受,从西医治疗角度我们会给病人一些药膏去消炎(有些含有激素),但从经验来看这些都不是太有效用。在这种情况之下病人可以考虑接受中医治疗以纾缓症状。

刘:从中医角度来说,我也会如西医一样详细去了解病人的病情,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望、闻、问、切」,然後向病人解释从中医角度我有什麽方法可以帮助到他,例如使用中药减轻症状和强化身体。

shutterstock_517123114.jpeg

王:由於中医和西医「同场」,病人可以向两位详细的提问。最宝贵的就是当中医提供一个意见之後,病人可以即时向西医请教他的看法。

又比如当西医告诉病人某一种治疗会有一些後遗症是西医没有太有效的解决方法,例如是「冇气」、皮肤问题等,那病人便可向中医询问有没有办法调理。

刘:对的。「冇气」的意思,就是病人自觉「气不够」,讲话声音细小,不能持久讲话,又或者自觉四肢全身乏力。西医主要建议病人补充营养,多休息,等待身体自我修复。中医认为是肺脾气虚。治以补益肺脾之气可以纾缓「冇气」症状,可以让患者更快恢复。

王:想用一些实际的例子来更深入了解。

以肺癌为例

王:刚才李医生提到某一只肺癌标靶药可以令病人的脸上和颈上生出红疹和水泡,从西医角度治疗就是给病人一些药膏去「消炎」。那麽从中医角度又如何去治理呢?

刘: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些是「热毒」,那我便会给他一些清热的药物或是建议合适的饮食。例如我们会建议病人喝西芹汁、茅根竹蔗水等。这都能够令症状得到纾缓。

王:但是不是西芹汁有些「寒凉」?我听过有癌症病人喝「五青汁」(就是把五种蔬菜的汁混和在一起)来治疗癌症。但由於太过「寒凉」,病人喝了一段时间便吃不消,甚至身体变得更加虚弱。李医生,如果该名病人来找你治疗,从西医角度你会怎样帮助他呢?

李:从西医角度来看我们是没有「寒凉」这个概念的。我会问病人他有什麽症状,而按照症状去处理。例如如果他说他肚泻我便给他止泻的药物。

王:刘教授那你又会怎样处理呢?

刘:如果是我建议的药物/食物是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的。因为中医治疗其实是非常「个人化」的治疗,我们会因应病人的体质而特别为他设计适当的药方。

所以如果病人的体质较「寒」的话,我就不会叫他喝一整杯西芹汁,而只是喝小半杯便够了。同时亦会请照顾者在烹调茅根竹蔗水时里面加一些红枣;或在煮米饭之前先把米「炒」一会才煮,这些均有「暖胃」的作用、能够一方面帮助到病人「清热」,一方面又不会令他身体有「寒凉」的反应。

王:对我来说,这好像是一种物质能够化解另外一种物质的负面影响。

所以进食中药能够化解到一些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甚至是另外一种中医治疗本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李:其实中药亦都是一些化学物质,在进入人体之後便会产生某些反应。适当的使用会带来良性的反应,例如纾缓病人的症状。我们一直遇见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不能完全了解中药的成分,所以不能如西药一样,确实知道药物进入人体之後会引致的反应。但近年来香港的大学已已积极研究,从「循證医学」的角度去了解中药的的理论和成分。

王:希望将来我们能够通过更多科研透彻理解中医。

还有一点我觉得是非常有趣的,就是刚才和刘博士在讨论中谈及中医实在是非常「个人化」的治疗。最近我访问很多西医都谈到西医治疗癌症越来越「个人化」(personalized),这真是殊途同归。

shutterstock_572170681.jpeg


以前列腺癌为例

王:刚才刘教授谈及前列腺癌,了解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西医有非常好的规範。请问中医有没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刘:随著男士年纪越长、患前列腺癌的机会便越高。虽然西医有治疗的方法(例如是手术切除),但如果病人年纪较老或是体质很差而不能接受,那麽便可以用中药来治理。

刚才我提到有病人在服用中药之後、PSA降低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證明癌细胞没有以前那麽活跃。但同一时间病人却多了「夜尿」和尿频的问题。我便会和西医商讨,这究竟是不是和服食中药有关呢?因为随著男士年长,前列腺肥大亦是很普通的现象,可以是巧合,和服用中药没有任何因、果关係。

王:这点非常重要,就是不要在服了中药之後身体有任何不良反应都归咎於中药,而应该作更深入的理解和分辨(differentiate),所以如果是中、西医会诊,在这方面便有优势。毕竟「药物衝突」是病人服用中药是最担心的一个领域。

刘:「中、西医会诊」的好处就是在同一时间通过彻底讨论令中医和西医都掌握全面资料、同时以「互动」的形式去探讨如何能够为病人从西医、中医角度均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和避免不良後果。

如果我有不肯定的地方我会即时向西医了解。例如如果病人要接受一种新推出的免疫治疗,我便会向西医了解该种治疗会带来什麽副作用,从而希望帮助到病人去纾缓。但是由於是新的药物我会极度小心——在病人接受治疗的头一、两个周期可能不会开中药给病人服用,以避免「混淆」、令西医不能确切知道该新药对治疗病人的癌症可有效用。要等待情况稳定之後才替病人进行中医治疗。

王:最後一点我想请教的是如果病人本身已有「睇开」的中医或是主诊医生而不想「转医生」,那麽他接受中、西医结合会诊可以得到什麽裨益呢?

李:西医治疗背後有很广泛的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切除、电疗等,这些都不是我们中心能够提供的。所以病人继续在原有的医院接受治疗是最合适不过的。在这个情况之下,他可以把我们中心的「中、西医结合会诊」视为一种「顾问谘询」服务,令他更了解自己的情况、和解答在同时接受中、西医治疗时的疑问。

王:这就好像是病人去寻找第二专业意见(second opinion),所不同的是这次寻找的专业意见函盖「中医」和「西医」两个领域。

今天非常感激两位和我们分享了那麽多。

刘、李:不要客气。


「中、西医结合会诊」的优点:

  1. 因为病人在同一时间和西医及中医见面,令西医和中医都能掌握病人全面资料,可以深入探讨西医和中医如何结合提供最好的治疗或减低副作用、相辅相成,做到最紧密的「中、西医结合」。
  2. 这样的沟通最为直接,不用病人在看完中医之後又再去约见西医,花格外的精神和时间,并在转述期间有遗漏或不準确之处。
  3. 因为病人在同一时间和西医和中医会面,如病人在服用某些中药之後有一些令他担心的反应,可以直接作出询问,深入了解「服药」和「反应」是否有任何因、果的关係。能够快捷的获得答案会令病人觉得更安心。
  4. 中医和西医直接磋商,可令他们能够更好的监察病人身体状况,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建议/作出适当的调节。

(於2021年12月定稿)

shutterstock_1348016999.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