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的靈性照顧

 

沈茂光醫生
香港天主教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前主席

 

資料整理:陳寶琼女士
                  曲廖秀芳女士

 

 Michael Sham.jpg

 

 

簡介:

面對逆境(例如患上頑疾)很多人都會從靈性或宗教角度作出反思。

 

沈茂光醫生是紓緩治療的先行者,亦是一位天主教徒,他會替我們從不同角度探討一下天主教的靈性照顧,特別是天主教的醫學倫理。

 

第一部份——天主教的信仰
第二部份——牧靈工作
第三部份——天主教醫學倫理
第四部份——離開醫院後的靈性照顧
第五部份——結語
附件——(1)安寧禱告
附件——(2)聖經選錄

 

第一部分——天主教的信仰

天主教相信, 天主本身是無限的美善,按祂慈愛的計劃創造了人,使人分享祂的真福。祂召喚人去尋求祂,甚至派遣聖子作為贖世和救世者,讓人生活於與天主的共融中,在祂內找到自己的幸福。

天主教相信聖父、聖子、聖神三位一體的天主。天主聖子耶穌基督因聖神降孕,生於瑪利亞之童身。祂為我們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被埋葬,卻從死者中復活、升天。

當聖子在世上的工程完成後,在五旬節那天,聖父派遣聖神前來不斷地聖化教會。從那時起,教會公開呈現於民眾之前,並開始藉著宣講,向萬民傳播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判罪。

天主教相信,死亡是人在世旅途的終結,我們不再返回任何其他的塵世生活。故此,沒有死後「再投胎」的事。每個人在死亡的一刻,將其一生呈報基督,接受審判,領受永遠的報應、或者經歷一個煉淨期、或者直接地進入天堂的榮福、或者直接墮入永罰。

當基督榮耀地再來時,就有最後的審判。審判之後,義人將與基督永遠為王,而宇宙也將得以更新。天主將要賦予我們已轉化的身體不朽的生命,使這身體再度與靈魂結合,有如復活的基督,活到永遠。

為了滋養基督徒的信仰生命,基督建立了聖事,以有形的標記,賦予無形的恩寵。聖事共有七件,就是聖洗、堅振、感恩 (聖體)、懺悔、病人傅油、聖秩以及婚姻。七件聖事涉及基督徒生命中的所有階段,以及一切重要時刻。

shutterstock_1108438526

第二部分——牧靈工作

在公立醫院,天主教的靈性照顧,由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負責。天主教香港教區於1991年成立了醫院牧民委員會,致力推廣醫院牧民工作,聘請及培訓專業的牧靈工作者,向病人、家屬、員工及義工提供專業牧靈關顧 (包括非天主教徒),亦會為教友安排各項聖事服務。

所謂「牧靈」,從字面簡單的解拆就是心靈的牧養。透過探望,牧靈者聆聽醫院內有需要人士的心聲、關心他們的困難,令醫院中弱小的兄弟姊妹,無分種族,不論宗教,均能感受到被愛、被尊重,同被聖神的德能所強化;亦在彼此分享中,傳遞基督愛的信息。

什麼是靈性照顧?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一個共識是找尋意義和重建關係——與他人、自己、大自然及天主重建關係。

shutterstock_1765620707
個案分享

有一位中年女病人,是天主教徒,六年前患上乳癌,在美國醫治。三年前乳癌復發,回香港治療。正電子電腦掃描 (PET – CT) 證實已擴散,便接受賀爾蒙、化療及標靶治療。一天,她不幸跌倒,左腿骨折,手術後還需要臥床。

她擁有碩士學位,任職管理層,經濟環境不錯。她和丈夫、14歲女兒和10歲兒子同住,家庭關係良好。丈夫可以靠互聯網工作,所以每天都來醫院探望她。病人對天主感到憤怒,因為天主給她癌症,但仍於床上掛著玫瑰念珠。醫生沒有問她掛念珠是什麼意思,因為有時她對醫護人員不十分客氣,也不算合作。丈夫擔心病人不能升天堂,因為她對天主感到憤怒。

醫生每天巡房,都對她說「天主保佑」,她以微笑回應。醫生處方了鎮痛藥物,並且轉介臨床心理學家,病人卻不願多談。醫生也轉介病人給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作復康治療。同時病人的孩子還小,醫生便轉介社工,照顧和輔導他們。由於病人是天主教徒,當然也轉介牧靈部。

牧靈者每天和病人一起祈禱,並讓病人宣洩對天主的憤怒、對失去母親角色的哀傷、對不能盡妻子責任的內疚、對不能與丈夫同諧白首的傷感。牧靈者也回答病人的提問,與病人分享關於其他基督徒,尤其是神職人員面對死亡的例子,並送給病人十字架、宗教書籍和勵志故事。

牧靈工作者再探訪病人時,見她兩手並用,編織手腕帶,以送給兒女,便給予鼓勵。病人說她不想無所事事。牧靈者告訴病人她仍能解決問題,仍是能幹的人;提醒病人感恩她倆的婚姻能經得起考驗,無論疾病健康,都患難與共。牧靈者見她努力參與復康治療,漸漸學會使用輪椅、助行架、拐杖,也表示讚賞。

有一天,她在床前掛了一幅大圖畫,寫著「天主是愛」四個大字,是兒子所畫和送給她的禮物。結果,她完成了復康治療,出院回家,繼續在門診接受癌症治療及紓緩治療,並有護士上門探訪跟進。

在這個案,我們可以看到癌症病人需要的,是身、心、社、靈的全人照顧。靈性照顧,需要和身、心、社的照顧結合,所以,不是牧靈者一個人的工作,而是需要跨專業團隊,包括醫生、護士、社工、治療師等的支持。牧靈者聆聽病人的故事、夢想和希望,發掘病人的內在資源,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及重建關係。

    
牧靈者鼓勵病人幫助家人解決問題,正是幫助病人重新尋找生命的意義。牧靈者也協助病人重建關係。她送親手造的禮物給家人,也將兒子的畫掛在床前,重建了與家人的關係;她配合醫護的治療,重建了與醫護人員的關係;她努力參與復康運動,提高自我照顧的能力,也令情緒亦有很大的改善,重建了與自己的關係;這些事情,讓她感受到天主的愛,也重建了她與天主的關係。

1051144799
與天主的關係

天主教牧靈部的服務,除了協助病人尋找意義,並與親友重建關係外,更要與天主重建關係。香港的牧靈者,也曾邀請神父為住院病人施行聖事,如病人傅油聖事、修和聖事、聖體聖事、入門聖事,甚至婚配聖事!

病人面對重病甚至死亡,實在不是容易的事,需要天主藉病人傅油聖事所賜的恩寵。在施行病人傅油聖事的時候,神父代表整個教會,將病人交託於受難而勝利的基督,求基督撫慰救助病人,也讓病人參與基督的苦難。正如聖保祿所說:「在我的肉身上,為基督的身體──教會,補充基督的苦難所欠缺的。」(哥羅森書1:24)

shutterstock_217300822

病人的一生,不免會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耶穌曾對宗徒們說:「你們赦免誰的罪,就給誰赦免。」(若望福音20:23) 教會既有赦罪的權力,便以修和聖事,讓病人藉著內心的悔改,由罪惡中釋放出來,再一次歸向天主。

在最後晚餐,耶穌拿起餅來,祝福了,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去吃罷!這是我的身體。」然後,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由其中喝罷!因為這是我的血,新約的血,為大眾傾流,以赦免罪過。」(瑪竇福音26:26-28) 在此之前,耶穌也說過:「誰吃我的肉,並喝我的血,必得永生,在末日,我且要叫他復活,因為我的肉,是真實的食品;我的血,是真實的飲料。」(若望福音6:54-55) 天主教徒相信,必須領受基督的體血,才能圓滿地與主結合,分享天主的生命。所以,牧靈者也會送聖體給病人,讓他們領受聖體聖事。

除了病人傅油聖事和修和聖事外,牧靈者也會邀請神父,為病人施行入門聖事。有一位大學教授,患了末期胰臟癌。他從外甥、姪女和一些好友接觸到天主教,希望接受洗禮,便請神父為他講解天主教的道理,親友和天主教的牧靈工作者也從旁協助。他了解,並清楚表示自己相信三位一體的天主,牧靈者便安排神父,為他施行人門聖事。耶穌說過:「人除非由水和聖神而生,不能進天主的國。」(若望福音3:5) 所以,入門聖事包括聖洗聖事及領受聖神的堅振聖事,接著病人還會領受聖體聖事。

比較特別的,是病人在醫院內領受婚配聖事。有一位病人,之前在婚姻註冊處結了婚,卻沒有在教堂舉行婚禮。病重時,牧靈者根據她的意願,安排神父為她和丈夫,在醫院內補領婚配聖事。她去世後,丈夫來信,表達感謝:「謝謝您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為我們的婚禮安排得這麼好。您們的熱心和關懷,讓太太和我得到永恆的愛和喜樂,實在是我們的福氣!」。

在香港,我們不曾協助癌症病人,在醫院領受聖秩聖事,但在2019年5月24日,教宗方濟各卻特別批准了一位末期癌症病人,在波蘭的醫院內接受聖秩聖事,成為神父!

shutterstock_1959400882

第三部分——天主教醫學倫理

有些病人對醫學倫理有疑問,牧靈者也會和他們討論。末期癌症病人可以拒絕抗癌治療嗎?可以拒絕心肺復甦術嗎?可以拒絕插胃喉或吊鹽水嗎?服用嗎啡止痛,是不是等同安樂死?教會容許天主教徒作預設醫療指示嗎?

教廷出版的醫護人員的新憲章清楚說明,對於醫護人員來說,對生命的服務就是尊重和關心,直至生命自然結束。人不是生命的主人或仲裁者,而是忠實的管家。可是,這並不表示病人不可拒絕任何治療。美國主教團在2009年發出的《天主教醫療服務的倫理及宗教指示》,指出每個人都有義務以相稱的方法維持自己的生命。相稱是指對成效有合理的希望,及不需要支付過高的費用或承受過度的風險及負擔。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也教導我們,當死亡已逼近且不可避免時,人可以本著良心拒絕採用希望極小而又麻煩的方法來延長生命。拒絕「特殊的」或「不相稱的」醫療方法,並不等於自殺或安樂死;而是表示能接受人類的病痛,面對死亡。(生命的福音65) 所以,病人可以拒絕成效小、風險高、負擔重的治療,包括抗癌治療、心肺復甦法和人工水分及營養。醫護人員的新憲章也建議,病人可以提前表達他/她的意願:當因為疾病或意外創傷而不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時,他/她願意或不願意接受某些治療。所以,天主教會是容許預設醫療指示的。

不過,醫護人員的新憲章也指出,就算拒絕抗癌藥物,病人也應該接受紓緩治療,以減輕死亡過程的痛苦。紓緩治療包括身、心、社、靈的全人治療,透過疼痛及症狀控制,以及對身體、心理及靈性上的各種問題的處理,來減輕末期病人的痛苦,提高他們的生活質素。疼痛可對人的身體和心理造成損害,疼痛的控制可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紓緩,讓人更容易禱告,更慷慨地奉獻自己。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也表明,如果沒有其他方法,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並不妨礙病人履行宗教上和倫理上的本分時,使用止痛藥是正當的,即使這樣會使病人減少知覺和縮短生命。這種情形並不是有意尋死,雖然在合理的動機下,此種作法有導致死亡的危險;但其意向只是為了有效地減輕痛苦。(生命的福音65)

shutterstock_592148783

第四部分——離開醫院後的靈性照顧

病人出院後,靈性照顧由誰負責呢?天主教將教區劃分為堂區,每個堂區都有清晰的地域劃分,是在教會中固定建立的信友團體,由堂區神父在教區主教的權下負責管理。所以,當病人出院後,如有需要,牧靈者也會通知堂區神父和義工探訪病人,靈性照顧的工作就由堂區負責了。如果病人需要再入醫院,堂區也會通知牧靈者,再次探訪病人。

 

第五部份——結語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若望福音1:14) 所以,是天主首先接觸我們人類,是天主首先治癒我們創傷的心靈。作為基督徒,我們需要以同樣的積極態度和主動精神,去接觸和安慰身心靈受創傷的人。教宗方濟各說:「我們蒙召成為其他人可以汲取活水的泉源。」(福音的喜樂86) 也說:「我們特別需要照顧和關注生命的最後階段,因為當代社會企圖刪除死亡的任何痕跡。」(愛的喜樂48) 可是,對癌症病人提供靈性照顧,絕不是容易的事。人們的痛苦在我們親密和持續的互動中感染我們。(福音的喜樂88) 在這痛苦之中,信仰幫助牧靈者承認自己是無用的僕人 (路加福音17:10),謙遜地盡自己的努力,也謙遜地將一切交托給主,而祈禱正是他們不斷地接受基督力量的方式。(教宗本篤十六世《天主是愛》35,36)

 
網頁連結:

如欲進一步認識天主教,可瀏覽天主教教友總會網頁:http://www.hkcccl.org.hk/
 
如欲進一步認識天主教醫院牧靈服務,可瀏覽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網頁:http://hpc.catholic.org.hk/contact.php


*************
你只需盡力而為
其他便交托天主

You do your best
And God will do the rest

*************


(於2020年12月定稿)

shutterstock_1705525927

 


安寧禱告

天主求祢賜我一顆安寧之心
去接受世間無法改變的事實
賜我勇氣
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
以及
賜我智慧——去分辨兩者。


每天能安然地生活
享受每一刻每一秒的時光
接受人生必有苦痛
那是通往終極平安之路
效法我們的主耶穌
接受這個不完美的世界
這個並非如我所希冀的世界
但我堅信
若我能順從祢的旨意
最後萬事定必歸於美好
我將可歡慰地渡過此生
而在他生能與祢一同永享極樂

阿門


Serenity Prayer

God, give me grace to accept with serenity
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changed,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Which should be changed,
And the wisdom to distinguish
the one from the other.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
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
Accepting hardship as a pathway to peace,
Taking, as Jesus did,
This sinful world as it is,
Not as I would have it,
Trusting that You will make all things right,
If I surrender to Your will,
So that I may be reasonably happy in this life,
And supremely happy with You forever in the next.

Amen.

By: Reinhold Niebuhr


shutterstock_1705525927

 

聖經選錄

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若望福音 John 14:1)

其實我並不是獨自一個,因為有父與我同在。(若望福音 John 16:32)

願賜望德的天主,因著你們的信心,使你們充滿各種喜樂和平安,使你們因著聖神的德能,富於望德。(羅馬書 Romans 15:13)

天主是忠信的,他決不許你們受那超過你們能力的試探,天主如加給人試探,也必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夠承擔。(格林多前書 1 Corinthians 10:13)

因為基督所受的苦難,加於我們身上的越多,我們藉著基督,所得的安慰也越多。(格林多後書 2 Corinthians 1:5)

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斐理伯書 Philippians 4:13)

所以千萬不要喪失那使你們可得大賞報的勇敢信心。原來你們所需要的就是堅忍,為使你們承行天主的旨意,而獲得那所應許的。(希伯來書 Hebrews 10:35-36)

將你們的一切掛慮都託給他,因為他必關照你們。(伯多祿前書 1 Peter 5:7)

仰望上主的,必獲得新力量,必能振翼高飛有如兀鷹,疾馳而不困乏,奔走而不疲倦。(依撒以亞先知書 Isaiah 40:31)

因為你在我眼中是寶貴的,是貴重的,我愛慕你;….. 不要害怕!因為我同你在一起。(依撒以亞先知書 Isaiah 43:4,5)

看,我必使他們的瘡痍收口痊愈,獲得醫治;給他們大開和平安寧的寶庫。(耶肋米亞先知書 Jeremiah 33:6)

上主是我的光明,我的救援,我還畏懼何人?上主是我生命穩固的保障,我還害怕何人?(聖詠 Psalm 27:1)

雖然說我已痛苦萬分,但是我仍然抱有信心。(聖詠 Psalm 116:10)

他醫治了心靈破碎的人,也親自包紮了他的傷痕。(聖詠 Psalm 147:3)

註:中文章節根據天主教思高聖經

資料蒐集:鄺士輝